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奥斯卡提名预测(二)

(2006-01-27 21:20:30)
分类: 奖项预测

二、最佳导演

最终预测

李安       《断臂山》

乔治·克鲁尼   《晚安,好运》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慕尼黑》

保罗·哈吉斯   《撞车》

大卫·柯南伯格  《暴力史》

 

2006奥斯卡提名预测(二)

 

巨匠V.S.演而优则导

和最佳影片一样,除李安、乔治·克鲁尼两位因作品的强势地位稳获提名外,其他三席呈流动状态。

《卧虎藏龙》那年拿下金球奖和导演工会奖却惜败索德伯格的李安,今年迎娶小金人的时机已成熟。作为全球最善挖掘人物内心的导演之一,细腻的手法比其国语时代更进一步,如今不仅是华语电影的象征,更是好莱坞的中流砥柱,入围轻而易举。

自编自导《晚安,好运》又毁容出镜《辛瑞那》的乔治·克鲁尼,台前幕后两手都硬,年度表现值奇高。处女作《危险思想自白》算弧旋球的话,《晚安,好运》便是直拍强攻,显然十分奏效。

 

斯皮尔伯格的取舍

预测导演提名的难点一。

参赛作品《慕尼黑》徘徊在提与不提的边缘,于是广有好事者表示斯氏前景堪忧。犹太裔的斯皮尔伯格选择巴以世仇为题材,显然欲有所作为。《慕尼黑》的媒体评价虽基本全线飘红,但不乏极端骂声,认为——作品聚焦定点清除敌人的特工对复仇正当性的思考,论及巴以冲突解决之道却退避三舍,这种暧昧态度,完全是商业动机下的取巧行为。

无论是斯皮尔伯格敢怒不敢言,还是他只想借此捞点美元,都无关紧要。上述指责恰恰证明小心翼翼、谨慎行事的《慕尼黑》,不但没站错政治立场,反而在面向各民族、各阶层呼吁世界和平。这不正是奥斯卡的最爱么?

 

新人V.S.个性派

预测导演提名的难点二。

前三席坐满后,末两席的争夺主要在四人中间展开:导演工会奖提名的新人保罗·哈吉斯和本尼特·米勒,个性派的两位巨匠大卫·柯南伯格和伍迪·艾伦。

哈吉斯、米勒两后生,均有望入围对新人把关甚严的最佳导演奖。尤其保罗·哈吉斯,去年担纲《百万宝贝》的改编,“小”荷才露尖尖角,今年便自编自导了《撞车》。尽管TV界出身的经历和成名后立即手《007:皇家赌场》编剧的头条,可能引起评委不满,但仍不影响提名的资格。

米勒的《卡波特》是今年最受评论界宠爱的文艺小品,较之5300万美元本土票房的《撞车》略显阳春白雪,但仍存逆转的余地。可惜,只导不编的他比哈吉斯的惊喜指数要低——乏善可陈的好莱坞更鼓励全才、鼓励原创。

上述两位入围的钥匙握在柯南伯格和艾伦手里。

艾伦的《赛点》角逐最佳影片的竞争力不强,但在地利人和的导演部门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存在。自1994年的《子弹横飞百老汇》以来,这位常客已阔别奥斯卡12载,今年极有可能上演重逢剧。

曾任戛纳评委会主席的加拿大人柯南伯格,虽因《变蝇人》、《裸体午餐》、《童魇》等片被誉为奇才,但至今无缘小金人。今年的《暴力史》与以往大胆敏感的作品迥异,俨然厚重的好莱坞正统派,舆论也从正负两极变成一片盛赞。另外,无关导演风格,柯南伯格是一位不超支、按时交工、尽力配合宣传的三好生,在业界颇具人望。

此四君搞得我头晕眼花。按常理,应优先考虑个性派大师。但今年独立制片作品的强劲势头,使第78届奥斯卡平添新气象,因此,必须注意新人们逆转乾坤的可能性。于是,最后两席一分为二——新人组,原创剧本助阵的哈吉斯小胜米勒;个性派,提名金球的艾伦,前哨战成绩不敌胜出北美、芝加哥、多伦多、乡村影评人协会的柯南伯格。

 

海外兵团

    预测导演提名的难点三。

前年的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去年的迈克·李,均是海外名导。以此类推,今年的合适人选是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迈克尔·汉尼克(《躲避》)或我国香港地区的王家卫(《2046》去年才登陆美国),两位均具备斩获提名的履历和实力。

但汉尼克出身法国,前卫的烙印不对奥斯卡的胃口;王家卫的《2046》虽是代表作,却不是本人最优秀的电影,尽管也拿了一些奖,但大获肯定的主要是艺术指导张叔平。加之,华人李安本身已是半个外国人,因此,今年暂不考虑海外势力。

另外,《铁拳男人》的霍华德、《一往无前》的曼格尔德、《新世界》的马利克、《不朽的园丁》的梅里尔斯,虽机会渺茫,仍不乏些许竞争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