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 奶白的羊汤

(2012-05-15 18:58:07)
标签:

羊汤

新发回民饭店

分类: 散文
《散文选刊》2014年2期目录
国家笔记
        蔡公时:一个悲慨的背影                      耿  
实力散文家
        毕飞宇散文特辑                              毕飞宇
新 经 验
        希望我们可以找到那条路                      杨庆祥
        形意拳                                      王啸峰
        青春的见证者——工衣                        邝美艳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心 灵 史
        日暮乡关(外一篇)                          傅  
        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丁  
        奶白的羊汤                                  石彦伟
        主持正义的成本核算                          鲍鹏山
        翡翠                                        宣树铮
        手掌里的春天                                石淑芳
        与写作相关的生活细节                        薛忆沩
        四十二年记一饭                              林  
        森记的猫                                    陆蓓容
        幸福时光                                    巴  
“我心中的澳门”全球华文散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从庖厨之侧进入澳门                          高  
        澳门的云淡风轻                              徐  
        2013澳门的乡愁                              梅仲明
论    
        全民写作时代下的散文生态及发展              王  
当代散文名篇评点
        仁山智水                                    舒  
                                            黄咏梅    评点
封    二                                           何  
 
 
 

 

《北方文学》2013年第2期目录

 

北方大家

 

  (短篇小说)    成……03

 

中篇小说

 

圣约瑟琴房  李文方……06

旧祠堂    峰……26

 

新实力

 

我在无厝的时候(短篇小说)    旗……35

  (短篇小说)    君……43

 

短篇小说

 

王大元的快乐人生  尚长文……47

桃花嫁    郁……52

    齐占海……61

 

黔台杯·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

 

何老师  曾宪涛……64

报恩记    娃……65

地炮手的春天  马孝君……65

 

新诗界

 

第一次看见你(组诗)  王立宪……68

心跳的方向(组诗)    浪……70

诗三首  纪敬师……72

那条泥泞的路(外一首)    尼……73

一朵花和我的距离(外一首)  东方惠……96

 

 

 

奶白的羊汤  石彦伟……74

甘为茶盲(外一篇)    风……77

消失的清江号子(外一篇)  陈孝荣……81

沙里狗    娴……85

 

书话闲话

 

人间百虫  路来森……87

我读张中行  孟会祥……91

检点赠书(续三)  江南尘……94

 

 

奶白的羊汤

 

石彦伟

 

 

母亲那时刚返了城。她回到了朝思夜想的城市。

天光微明的清早,她把辫子的每根发丝梳得理理顺顺,抹上香喷喷的雪花膏,穿好前夜洗了又洗的白制服,一路哼着“甜蜜的工作甜蜜的工作无限好啰喂”的小调,通身清香地盛开在回民饭店的柜台前。

母亲那时是一名快乐的收款员。

饭店门口,顾客已排了老长,对道都满满的。母亲麻利地接过一张张被捏出了皱纹和汗湿的零钱,兑换成各色小票,看着他们心满意足地换来黄莹莹蓬松松的大果子、豆香阵阵的浆子和起层无数的油盐烧饼。

一个小伙子像是加了塞儿。

他从兜里悄悄抓出一把香烟,从窗口递了进来,羞赧地不抬头。母亲微微一笑,把票给了他,没有像今天的火车站售票员一样,狠叨叨地将他驱逐。小伙子是坡上老巴夺卷烟厂的,一宿夜班下来,眼圈黑黑的。他每次只买两根大果子,装上了就飞鸭子一样往厂里跑,都不能消消停停地坐下来。别人一买就是三斤五斤的,盛走满满一盆;他若来了,也在后边规规矩矩地排着,不知要何时才能吃上这口果子。

只要收款员愿意,顾客是不挑理的。那时人们的心,和美好的八十年代一样淳厚而宽容。

母亲的回民家庭里,没有吸烟的习惯。那把带着俄罗斯风味的卷烟,被母亲收工以后,分给了几个店伙计。从此他们都抢着帮母亲擦地。

太阳升起来了。花园街坡下,低矮的新发屯沐浴在白亮亮的光泽里。

站了一个早晨的母亲,抻了抻腰背,细细地洗濯起双手。她在这个柜台收了七八年的款,辞了工,又做小吃买卖,跟零钱一直打着交道。她总恐吓我说:“世界上最脏的就是钱,摸完了一定得洗手。”

中午饭口到时,母亲又是一身洁白站在柜前,身上无一星油斑。饥肠辘辘的顾客汹涌而至,店铺里涌动着酷夏一般的热流。

水爆肚溜胸口扒肉条烧子盖。半斤蒸饺两屉烧卖。

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的老回回菜,蒙受着远近百姓无比的痴迷。老主顾里,汉民多于回民,来得久了,回回事都懂个大概,牛羊肉也都吃得惯了。

点得最多的,算是羊汤。

东北饭馆的羊汤,用料没那么精细,都是心肝肚肺一类的余料,不比在家里做事,一定用好肉。但就是这一碗杂碎,已然使食客情不能已。汤出锅时,白白的蒸汽扑满了灶房,浓香漾到了大堂去。伙计忙活着,将乳白色的汤汁浇进一只只张着大口的青花瓷碗里,托盘一盛,晃晃悠悠就送上了桌。

我至今无法想象,一碗如牛奶一样白旺旺的羊汤,该是多么诱人!自幼及大,走南闯北,我所见过的羊汤,都是清汤清水,间或也有泛着乳黄色磷脂的,却从未见过牛奶一样白的。一再跟母亲确认:“真是牛奶一样白?”母亲一脸平静,说:“那是老辈的手艺。”

老饭馆,确有深不可测的手艺。

在八十年代初的哈尔滨,国营或大集体的清真饭店屈指可数。自太平桥至秋林广阔的一片地界,唯新发回民饭店这一家。绝活好几手,最有名的当属烧饼,层层带油盐。现在还有人说,真怀念那时于师傅打的油盐烧饼,不用就菜,干吃就能吃好几个。这于师傅,便是我的姥姥。据说姥姥做面案儿,一百斤面必放八斤油,打出的饼子一般大小,比模子打的还圆。有质检人员来突袭,挨个过秤,次次赞不绝口,说这么好的烧饼,哈尔滨没有第二家。人一走,饭店主任就说:“于师傅,这几天少用点油吧。”耿直的姥姥不紧不慢地说:“他来我也用这些油,他不来我也用这些油,不就是这么要求的么!”

那时的回民饭店,要求半数以上员工须是回民。不单主任、灶师傅,连端菜的服务员也得是,马虎不得。这根基大抵太牢了,母亲后来领着年幼的我下馆子,进门总是四下搜查,见壁上有都瓦,才肯坐,再问主人贵姓。有的满口喊着“是回民是回民”,可一报姓氏,母亲觉得陌生,不像老回回姓,转身扯着我就走了。

不是回回多事,是世道变得太快!赶等近两年,已不图老板定是回民,只要上灶师傅是,出来见个面,说句暗号能对上,这饭也就皱着眉头吃了。

一次,我与母亲逛到一家糕点铺,见门上有清真字样,就进去要称点什么。店主是个女的,几句话,气息就不大对劲。我与母亲暗暗相觑。

母亲问:“多斯提儿?”

她翻翻白眼。

再问一遍,还是装没听见。母亲急了,扯了嗓门嚷道:“你是回民么!”

那女的也急了,五官聚拢在一起据理力争:“纯回子,我们一家都是纯回子!”

我们夺门而逃。

又一次,我在北京饿昏了头,见大栅栏胡同深处有家面馆,门脸俨如西北,蓝招牌左右两个底角,注着小小的清真二字,就进去点。主人迎出来,我本未疑心,只是受母亲传染本能地问了句贵姓,抬头瞧瞧面孔,就觉得不妙。问是清真么,答说怎么不是。我瞪了他一眼,跳出门外再一细看招牌,左下角确是一个清字,可右下角——竟仍是一个清字!

原来是家“清清饭店”。

这样的窘遇,在三十年前新发回民饭店的员工看来,分明天方夜谭。母亲追溯得愈多,我愈是觉得那个逝去的年代,神奇而遥远。

母亲说,那时要求服务员,不许戴戒指,不许抠鼻子挠耳朵,要勤剪指甲勤洗手(这似乎理所当然)。还有一条:端盘子,大拇指头要高高翘起来,不能碰到菜盘的沿儿上。

回民家庭长大的青年们,谨严地做到了一切。那是多么贫瘠而粗糙的八十年代初期啊,可清洁的尊严,被彻底地实践了。

每日打烊前,年轻的店员都要打扫卫生,不是抹抹桌子拖拖地了事,而是要蹲下来把每张木桌铁凳的撑子,擦拭得一尘不染;水磨石地面上的白牙石子儿,要蹭得洁白如雪,光亮可鉴。母亲说她那时从没觉得是在擦公家的地,若哪里没擦到,就像自个儿身子没洗干净一样难受。小小的饭店就这么出了名,全区的同行都来参观,来往顾客没人不夸回民的干净。

突然有一天,主任要找母亲谈话。

母亲心说,完了。此前她刚闯了一桩祸。那是一个春天,长寒的大地复苏了,仓库里有一袋放了一冬的土豆,眼瞅就要发芽。有人说,扔了吧。母亲从小受姥姥的教育,固执地认定浪费可耻,于是阻拦说:“别扔,我给你们做拔丝土豆吧!”

母亲讲这段时,我哈哈直笑:“那个菜不是拔丝地瓜么,怎么,土豆也能挂浆啊?”

母亲一瞪眼:“土豆怎么就挂不了浆!”她的目光柔和了下来,“小时候看人家孩子嘣爆米花,馋得要命,咱家买不起苞米,你姥姥抓了一把黄豆,不也噼里啪啦给我们爆出花来了!”

她显然找到了怀想的状态,停不住了,音色俨然变成了那个扎小辫的少女,洪亮地模拟着:“都伸手,刮皮儿啊!”

伙计们七手八脚地把麻袋拖出来,抓了两角一抖,硕大的土豆呼啦啦散了一地。被剥下的皮子,散发着青涩的气息,满满一大盆土豆改头换面。

灶房里的母亲早就迫不及待了。她戴上老师傅才能戴的大围裙,撸胳膊挽袖子,操起大勺就开始掂。白砂糖跳进油锅,熬成了油汪汪的糖浆,给光着身子的土豆块儿穿上了油晶晶的盛装。母亲手腕一抖,金亮金亮的土豆盛了上尖儿一盆。

谁也没料到,天天收款的母亲还会这一手;谁也不知道,因我的姥爷无常早,姥姥长年做面案儿,没白没黑的,懂事的母亲八岁便登灶台,给一家六口做饭。

母亲得意地说:“瞅瞅,丝挂上没?”

年轻的伙伴们眼睛都直了,密密地围了一圈,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挑着。出来了!出来了!浓稠的糖浆变成无数条金黄色的丝线,越抽越细,越拔越长,暗淡的小圆桌顿时金光耀眼。一个淘气的小伙子高叫着持续拉扯,一直拉到了两米开外,那线竟还没有断!大家兴奋地顾不上吃,冲着母亲咵咵鼓起掌来。沉闷的小店,迎来了最沸腾的时光。

谁承想,队伍中出现了叛徒。有人告密了。

第二天,主任见油少了半瓶,脸拉得比茄子还长。他把大家集合起来,厉声厉色地吼道:“说,谁让你们做的!”

谁也不敢抬头。母亲一个箭步站出来:“跟他们没关系,是我做的!油是费了点儿,可是那些土豆做出来就吃了,不做出来,不也浪费了么!”那股犟劲,简直和当年的姥姥如出一辙。

主任眨了眨眼,把大家解散了,只留下母亲。不想,却改了和善的语吻说:“小尹子,把你调到后厨来,你乐意不乐意?”

母亲一愣。那年月,上灶是实打实的手艺活儿,都是摔打多年的老师傅在把持。前台的小青年,平常根本靠不上前。母亲才知道,自己偷做土豆的事,被马师傅知道了。

这马师傅,可不是等闲之辈。人称老马太太,一口声壮气高的关里腔,先前同姥姥就是同事,姥姥退了,她还在灶上,小胳膊干瘦干瘦,一只手抓起大勺就哐哐掂起来,直掂得菜肴翻腾,火花高溅,再看大勺里的菜,竟同时炒了四份。她包饺子,两只手分别按剂子,一根擀面杖能擀出两张皮。店里店外,无人不佩服。顾客来了,见马师傅在灶上,就低低提示:“今儿咱点俩好菜”;若发现不是马师傅,而是蔡师傅,顾客宁可走掉,下次再来。

一身绝技,多年不传人,唯独相中了母亲。马师傅说,这小尹子干净利索,眼里有活,还闯世,老师傅不在敢动火,是块学回回菜的好料。

我常想,若是母亲当年得了马师傅的真传,往后自己开了店,一准名扬全城。可就是这个众人羡慕的差事,母亲竟把它谢绝了。那时候没有帮厨,肉料进来了,上灶的自己拾掇。母亲眼见过马师傅坐在小凳子上,面前是一大盆子的牛肚羊肚,血糊糊臭烘烘的一大堆,清清的一盆水那么快就变成了腥黄色。母亲一呕,连忙退了出来。而那马师傅,也是好干净、要脸面的老太太,洗起这肚子来,却是眉头都没有皱一皱。

回回常说,以水为净。再脏的东西,只要有了水,就能把它变干净。多少面孔也都这么洗出来了,多少颗心也都这么捧出来了,多少碗白白的羊汤,也都这么煮出来了。

蓝蓝的布幌子,带着伤怀的气息在风中渐渐静止。

三十年后,当我意识到母亲并不经意的讲述中,除了诱人的美食,还藏着那么多今世不在的品性与情谊之后,我几乎是惊慌失措地奔跑在故乡,在那被世人常以粗野相论的新发屯,在那陡坡之下一洼开阔明亮的平地,寻找母亲青年时代坚守过的故地。然而,那老店的原址,已屹立起一幢写字楼,连街边新易的那处店面,也在街区改造中,不知去处。

想起那碗我从未见过,但仿佛就在面前冒着腾腾热气、散发着浓浓肉香的奶白的羊汤,心中满是怅然。“你们的羊汤到底是怎么做的?”我不止一次冲动地追着母亲问,“没有增白剂,不加牛奶,甚至不用骨头熬,不用油煎——它怎么可能就那么白那么白!”

母亲沉沉地叹了口气:“这绝招我们谁也没有学下来,要问只能去问你马姥了,饭店的老人就剩她一位了。”马姥!我猛然一惊,母亲说的是马师傅啊,那个一只手把装着四份菜的大勺掂得火花高溅、把一堆堆牛肚羊肚洗得干干爽爽的老太太!三十年了,母亲都像她当年一样老了。

 

2012515

原载《北方文学》2013年第2期,转载《散文选刊》2014年第2期、《品读》

 

http://s6/middle/5747c51bgc011197fa8a5&690奶白的羊汤" TITLE="[散文] 奶白的羊汤" />
当年的母亲
http://s14/middle/5747c51bgc0111a40fa1d&690奶白的羊汤" TITLE="[散文] 奶白的羊汤" />
网上勉强找到的一碗还算白的羊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