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GPS导航仪变成“绣花枕头”
(2008-06-30 10:32:50)
标签:
gps导航服务it |
分类: 论互联网 |
自驾游从上海去盱眙,450公里的单程,长路漫漫,GPS导航仪派了些用场,同时让我们也吃了不少苦头。个中滋味,就像盱眙小龙虾,五味俱全!
花大价钱买GPS导航仪或手机的用户,无不指望着摘掉“路盲”帽子,让行车认路变得有底气。然而,有了GPS导航后,一连串的“怪事”却发生了:在自己熟悉的城市和道路,导航仪雄赳赳气昂昂地指挥若定,到了陌生的市郊或外地,导航仪却发了神经,要么村镇只是一个小点、要么不认车轮下的路、要么掉头绕圈乱指一气。根据导航仪的显示,汽车经常会在“空地”或湖泊上行驶,让人“魔幻”起来,感觉自己成了哈里波特,手中的方向盘也变成扫帚柄了!
与许多IT产品类似,在GPS导航领域,技术又一次“领先”服务,占得“先机”——先蒙住懵懵懂懂的用户,抢占GPS市场的一座座山头再说。我有超大屏幕、他就来华丽界面,这边以“一键导航”取胜、那边就鼓吹手机、导航、相机、MP3、MP4、游戏……“N合一”。请注意,这些都是技术指标,是各式各样硬件的“大方”堆砌。至于另外一个指标,则不约而同地选择“沉默”。(GPS厂商,你有权利保持沉默。你宣传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在市场上变成不利自己的证据!——不知怎么搞的,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
这个被花哨的配置挡在身后的指标就是“服务”,准确地说是“地图信息及其更新服务”。因为GPS导航的核心之一是电子地图(另一个核心就是GPS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否则GPS就只能报告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方向这样几个数据,对普通用户毫无意义。问题在于地图所描述的“道路”是不断更新的,尤其是在像个“大工地”的中国,老的路在改造、新的路在诞生,日新月异,一年前的老地图可能就是傻子和瞎子,完全失去导航能力。
所以,面对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厂商只会含糊其辞地说:覆盖了多少个城市。那么——
○ 市郊和乡村算不算在所说的“城市”内?
○ 城市里新建了马路或高架,或马路变成了单行道,导航仪里的信息多久能被更新?
○ 目前没有“覆盖”的城市和区域,什么时候能覆盖?
○ 加油站、汽修站、警署、医院、超市、餐饮、酒店、学校、限速路段、监控点……等等,这些图层信息是否完备、更新是否及时?
○ 软件和地图如何升级?(要去服务点,还是可以自己下载安装?)
○ 过了一年的“免费升级期”,以后怎么收费?等等等等。
由于GPS导航模块的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一时间大量厂商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导航产品,然而,服务能力却良莠不齐,而且其中不免有些厂商今后会在竞争中失败退出,那么持有他们GPS导航产品消费者怎么办?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买GPS导航产品是有风险的,不仅要擦亮眼睛,还要费点劲探究一下——绣花枕头里面包的是棉絮还是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