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视数字电视iptv播客 |
分类: 论互联网 |
电视是我们接收信息和娱乐的电器,几乎已经变成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看电视,也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生活方式。突然从你眼前拿掉电视?——后果难以想象。许多人要抓耳挠腮、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打发无聊的夜晚和周末了;被又长又臭的连续剧套牢的人,那就非暴跳如雷不可!
最早的电视机,买来后插上电源、打开天线就能收看了。无线模拟信号,单声道,干扰线和雪花点是常事。上世纪民房顶上一排排的“鱼骨头”森林,就是电视普及的“外在特征”。从黑白到彩色,从旋钮到遥控,直到后来有了有线电视,插外接天线的接口换了一条电缆尾巴,信号接收质量大有保障,频道数量也翻着筋斗增加。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复杂程度实在惊人。主要是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介入“搅局”,使“电视”不再是四平八稳的“有线电视网”的天下,渐渐地有了许多“化身”。人们“看电视”不再是在客厅里、电视机前、沙发上这一个地点、一个姿势,而是变化多端。电视,不是简单的Television一个词可以概括的。当然,很多时候这么多新鲜玩意儿也容易把人彻底整晕。
不妨来浏览一下这些或新或旧的“电视”形式——
卫星电视(Satellite
TV)
卫星在信号传输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但可以跨洋过海,而且几乎不受地形地貌影响,可以收看全球各地的节目。接收卫星电视并不困难,一个碟形天线(俗称“锅盖天线”)和一个接收器就可轻松搞定。可惜,我们国家对家庭卫星电视是管制的,换句话说,家庭擅自安装卫星电视天线是非法的。那些“小广告”做的接收器通常是非法“盗码”而来,一旦卫星扰码改变,就要祈祷那个游击队服务商还会继续“诚信服务”,更新解码设置。我们希望卫星电视“变身”数字视频广播(DVB)可以风行起来,使收看卫星节目不再偷偷摸摸。
数字电视(Digital
CableTV)
将有线电视改造成数字化,确实顺理成章。数字传输不易因干扰而使画面模糊或抖动,而且给“互动电视”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当然,目前还停留在“可能”上,技术和服务能力尚不足以真正互动起来。另外,现阶段限于电视机的“旧模式”,要使用数字电视必须通过机顶盒(Set-Top-Box,STB)来完成,用两块遥控板“左右开弓”显然让一些人抓狂。由此还带来一个“致命弱点”:一个机顶盒只能为一台电视机服务,家里的多台电视机如何兼顾?
高清电视(High-Density
TV,HDTV)
顾名思义,HDTV就是高清晰度的电视。HDTV理所当然是数字化的。HDTV的着眼点是视频表现技术,让感官享受趋于极致。为此,不仅家庭要拥有“特制”的高清电视机,对节目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片库”可能都是“次品”,从拍摄开始,到编辑、制作、编码、播放,一路都要“高清”起来。这个要求不是闹着玩的。更可笑的是,国家支持了南北两所高校研发高清电视技术,结果自己被严重套牢,在制定统一标准时模棱两可、游移不定。
流媒体(Stream
Media)
要论数字化、网络化,没有什么比流媒体播放更“正宗”了。漫游互联网,找到好的视频节目或者音乐,一边下载,一边播放,是一种随需而动的轻松。不过,流媒体技术需要依赖高效的编码、优质的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Real Player、Quick
Time,数得过来的几家巨头公司垄断着,并没有做到百花齐放。没有按照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开放技术,那就没得玩。
视频点播(Video-on-Demand,VoD)
真正个性化的电视(视频)服务,就是不被所谓的电视“频道”绊住手脚,而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视频点播VoD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物,用户从视频服务器获取节目,电子节目单(EPG)和内容发布系统(CDS/CDN)可以提高VoD系统的服务能力、改善用户体验度。然而,限于节目库的容量和质量、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等诸多原因,VoD服务多年来无法形成产业规模。
视频共享(BT /
P2P)
不满足于从服务器上取数据,P2P(点对点)传输技术是一次网络服务的“革命”。BT(比特洪流)等技术将用户的磁盘和带宽充分利用起来,使之变成一个巨大的服务器,获取超大的视频文件变得顺畅了许多、方便了许多。弱势的网民可以不用看ICP的脸色了,多么诱人的前景啊!
播客(Podcaster)
如果说VoD是集中式视频服务模式的话,播客就是个人对个人的模式。这让视频内容更为灵活和自由,有可能发挥“互联网智慧”——庞大的网民中卧虎藏龙,时不时会有最新新闻、八卦爆料、深度挖掘等好东东出现,这在“正经八百”的电视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播客将“电视这件事”从单纯地被动地“看”,到“自己开设电视台”!假如管理得当,播客将是主流视频服务的有力补充。从数据传输机制上看,播客可以是由播客服务提供商(PSP)提供平台的集中式方式,也可以是P2P方式。
互联网电视(IPTV)
IPTV是个“新生儿”,却是不折不扣的“老资格”。IPTV实际上就是流媒体技术和VoD技术的综合体,只不过把接收终端“电视机化”。虽然技术上是“老酒装新瓶”,但IPTV有个无与伦比的优势,它握有国家的“准生证”,可以合法地大规模地运营,有广电和电信两个巨无霸撑腰,前途不可限量!与数字电视一样,IPTV也需要配置一个机顶盒,只能管一台电视机,而且要与电脑共享ADSL带宽。假如家里的网络线没有布设到电视机背后,那么要不要装IPTV,就要费思量了。
移动电视(Mobile
TV)
移动电视不是属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而是电视接收从“无线”到“有线”再到“无线”的一种“回归”。有点“螺旋形上升”的意思。数字化味道浓了不少。目前,移动电视主要面向公交车、出租车行业,希望不就的将来,可以为进入家庭的私家车服务。
手机电视(Cellphone
TV)
既然人手一部手机,而且我们要进入朝气蓬勃的3G时代了,那么手机电视肯定不能缺席啦!手机电视可以说是最厉害的“移动电视”了,拿在手上移动,不能不说是移动享受的极致。现在的2.5G(GPRS/CDMA1x)和2.75G(EDGE)上也有手机电视服务,但限于节目源、网络、终端等多方面因素,效果差强人意。所以,手机电视需要3G技术,3G网络需要手机电视的应用,两者相依为命、荣辱与共,这样的好戏将要上演,难道我们不应该翘首期待吗?
前一篇:网球大师杯的无限逼近
后一篇:坚决买徕卡C-LUX2的八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