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论互联网 |
在报上读到刚举办了一次“茶壶艺术”的国际交流和作品展览会,会上茶壶艺术家们相互品评,结果有两条共识:第一,茶壶是中国的发明;第二,现代的茶壶艺术上,中国作品缺乏想像力。虽然现在茶壶2.0——电水壶已经很普及了,但经典的茶壶还是会价值连城——只要它真的很茶壶!然而,看上去我们似乎要落后了。
既然茶壶是中国人发明的,“核心技术”当然在中国。作为一名中国人,即便我茶壶方面知识浅薄,但喝茶久矣,所以闭着眼睛也能说出茶壶的核心技术应包括:①能装水不漏、②有盖子可以揭开灌水、③有个把、④壶嘴开口应高于盖子水平面。
但坏就坏在这里!那些中国茶壶艺术品受“核心技术”的毒害太深,上面四条规则一条都不敢超越、不敢突破,结果做出来的茶壶倒是大家一眼就能识得,但艺术性、创新性上就打了不少折扣。要知道,作为艺术品,谁也不会真的拿来泡茶,超乎想像才是第一位的,不必像超市货架上的茶壶一样,非得要弄得真的跟茶壶似的!
在IT领域,有些情况只好反过来。因为电脑、互联网、多媒体……大部分“核心技术”都在美国。即便是下一代互联网NGI,我们中国还是没有太多发言权。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用茶壶了——我的意思是说,不用费心搞IT了?显然不是。“IT茶壶”的规则是别人定的,定得有理,我们认可就是了。我们能做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在别人成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创新,这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也是人类社会化、社会国际化的规律使然。
非要自己弄个Internet4.0,甚至Chinternet(我杜撰的)才算“创新”?其实这就像“创新”一把“空气壶”一样可笑。这种创新思路未免太狭隘了。可是现在就有不少的人,尤其是我们IT领域,不限于中国人,一直以嚷嚷“新概念”、“新名词”为荣,以显得自己超凡脱俗、思想先进,实际上一多半玩的是牵强附会的文字游戏。
当然,我并不认为我们就不要自己的“核心技术”了。跟着别人的航标灯走毕竟不是滋味。但要成为领航员不是叫出来的、也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要在大风大浪中历练半生,然后透过冰雪迷雾,开拓一条崭新的道路。我们或许有这份勇气、这种潜力,但还嫩点。
用漂亮的紫砂壶冲泡一杯碧螺春吧。闻着电脑边飘来的若有若无的清香,浅浅地抿上一口,想一想,在IT领域,我们的创新之路该如何走。
前一篇:国家该从一汽收回红旗品牌!
后一篇:透过“绿色人物”看绿色互联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