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mail、短信,此信非彼信也

(2006-09-08 12:20:49)
分类: 论互联网
孩子的老师又给家长布置任务了,要父母给孩子写一封信。对于我们这种一直写个不停的博客来说,对付交差似乎并非难事,Email、短信,此信非彼信也但当我摊开信纸,找出笔来,端坐到桌子前,一本正经地一笔一划起来,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Email、短信,此信非彼信也
 
好久没有干这个活了。最、最、最近的信,大概可以“回溯”到谈恋爱那会儿,给老婆写情书。嘻嘻。N多年过去了,拿笔写信这件事情早就淡出了我的视线、在日常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现在又要提起笔来,如何落下去真是颇费思量!
 
跟三流电影里演的一样,写了撕、撕了写,眨眼间已经写“废”了几张纸,直接进了垃圾桶,要么嫌字写得难看太对不起老师,要么就是头开得太烂,接不下去了。比当初写情书难多了。当初还算是临过“兰亭序”的呢,现在书法功夫已经全失,一个简单的字都会想不起来怎么写。被键盘、鼠标害得不浅啊!而且,信是怎么写的?……只记得写完“亲爱的谁”后应该另起一行,空两格,别的就No Idea啦!
 
电子邮件难道不是“信”么?短信虽然短点,好歹也带个“信”字。干嘛非要写那个信?为什么要放弃我们擅长的、习惯的、先进的、快捷的、符合潮流的电脑、手机,回头去做那么“古老”的事情?
 
一边想着这个烦人的问题,一边我就拿这事开了头。在信中讨论信,也许这主意不坏。“在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女儿看到这句话一定会晕过去,因为我又开始老套地“忆苦思甜”了,但作为“大人”,除了脑子里藏着一堆零零碎碎的回忆,还有什么比孩子更有“优势”?所以,必须要拿小孩出生前的故事来“镇”住她。当然,是否有效果还未可知。我接着说“给爷爷奶奶的信是我负责写的。虽然写的无非是鸡零狗碎、家长里短的话,但爷爷奶奶知道了小辈的挂念,还有他们一定很愿意看到孩儿稚嫩的笔迹。”我还满怀深情地写道“我能想像出爷爷奶奶戴着老花眼镜微笑着读信的样子。”
 
恐怕现在的老人很少能享受到这种乐趣了吧?电话打来打去,不见其人,却能闻其声,固然比邮路上要走三天的信来得更自然、更真切、更具体、更有“互动性”,但盼望听到Mr Postman叮零零的铃声的心情没有了,收到信的喜悦没有了,拆开信封展开信纸的迫切之情没有了,一行行读下来像一层层展开一个埋藏着秘密的包裹的感觉没有了,那种看到熟悉的笔迹的让人安心的感受没有了。
 
不可否认,一切都在进步,都在变化。从古时候只能见面交谈或带口信,到可以用文字来写信千里迢迢地传递,能因为读信却无法“鼻息相闻”而觉得有所缺憾?当然不会。那么,既然如此,发发没有笔迹的Email也不能算“退化”。况且还有“视频电话”呢。又可以“面谈”了,还有什么遗憾可言?
 
然而,信就是信,不是电报、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视频聊天所能完全替代的。我们对信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能说不要就义无反顾地弃之而去。这一定是老师布置这个家庭作业的理由。所以,在那封“信”里我最后写道:我并不指望女儿在这个年纪能明白所有这一切,更不指望她也给奶奶写信,我只想让她能够明白一点,就是要有爱心、懂得亲情,不管是写信还是发Email,其实只有信里蕴含的“爱”是永远不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