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天目杂谈 |
在“博弈”横行霸道的今天,博客也免不了要博弈一下。按理说,博客是自说自话、自得其乐地写文章,为何要博弈?道理很简单,大多数博客文章本来就是写了给别人看的,尤其是名人和写手,剩下的草根博客写的东西也不全是“私有化”的,否则也不用上博客了,对吧?既然如此,博客文章或多或少都有“为人而写”的成分,那么就必然要顾及他人的感觉、他人的喜好,于是,博弈就是不可避免的。
读了不少的博客文章,也写了不少,小有体会。与报刊杂志相比,博客发表文章没有了“退稿”之虑,可以超爽地想怎么发就怎么发,然而读者的多少、读者的反响却没了着落,有可能一片苦心弄出的东西只有自己欣赏的份。那么,“逆向思维”一下,要获得掌声(或倒彩声也行),该如何写博客?为此,采用博弈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分寸”博弈。
文章的好坏通常取决于是否有独特的视角、观点的鲜明程度,而且不仅如此,最好能够非常尖锐、切中要害、入木三分。要做到这点并不太难,难的是把握好一定的“度”。既能一针见血、又不甚露骨,进退自如、左右逢源,这就是艺术了。把话说得太绝,等于是把自己弄到悬崖边上。看上去别人都哑口无言,似乎是服服帖帖了,其实就像往无底洞里扔石头,一点回响都没有。
第二,“时机”博弈。
人人都在寻找热点,当然高人还可以创造热点。但是,并非“第一时间”切入热点都是最佳时机,因为热点可能还没有到白热化、热点的“门”还没有全部打开、热点的热度还没有被许多人感受到,好比起得太早集市还没开张呢,这时候能卖出去什么?匆匆忙忙地炮制文章不会有太好的效果,搞得不好还把事情弄拧了。当然,等热点变成了“冷点”也不成,没人会理睬老皇历式的东西。所以,不早不晚才刚刚好。
第三,“破绽”博弈。
文章漏洞百出自然不可取,可是天衣无缝的文章也很无趣。有时候“卖个破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像设了个文字的“局”,然后请君入瓮,“君”来了,就是读者来了。但不要去玩错别字、前言不搭后语这样的破绽——那就会真的破了!
第四,“嘲弄”博弈
适当嘲弄一下人或物自然是未尝不可,只要不过分“损人”,或者事先分析一下对方是否有幽默感,以掌握“火候”,这样被嘲弄的人也不至于太光火。千万不要做点把火结果烧了自己眉毛的蠢事(当然,故意引火烧身以“自我炒作”者例外)。所以,借用一个哲学思想:批评(嘲弄)的同时别忘了自我批评(自嘲),大棒挥舞前后不妨来点胡萝卜。
或许有人会觉得从这些方面探讨“博弈”有些牵强,嘿嘿,有没有想过这是否正是我这篇文章的“破绽博弈”?
前一篇:分针比时针跑得快的八个理由
后一篇:砸龙舟砸掉了文化砸出了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