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一地纸屑(之十)未来互联网的样子

(2006-04-26 09:45:26)
分类: 论互联网
现在能做“预测”的人已经不限于“算命瞎子”了。气象台毛估估明后天的天气、股评人东西南北指点股市风云、政客们押宝谁会成为下一任总统、考生们测算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既然咱们在IT圈子里,是不是也应该来为互联网描绘未来蓝图?
 
网格计算、Web2.0、无线传感网络、NGI、全光网、智能灰尘,诸如此类,都对,但不全对。这些可能是新一代的主流技术,或者是崭新的高科技工具,好比是画笔、是颜料、是模特,却不是那张图画。恐怕单纯从技术形态入手是无法勾勒出画面的。日前和朋友在闲聊时朋友提到有精英对媒体说,现在的互联网是你去访问各家网站,未来是别人来访问你。我不知道朋友是否传错了话,如果真是这样说的,那我不敢苟同,这个人眼里只见到现在正被VC看好的Web2.0,实在有失偏颇。
 
还有人说,互联网应该让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用任何方式,就可以达成他的任何目的(当然不是指“坏”目的)。我以为这种阐述比较接近了。之所以说“接近”而不是“准确”,大概是为了“凑”五个“任何”以达到语言上的美妙而有冲击力,结果反而让含义有所偏离。
 
关键就在“方式”上。如果需要人来选择终端工具、选择有线无线通信媒介、选择路由、选择资费、选择安全等级,那还是要吓退一大群人,谈何“任何人”?今天的互联网固然已经很了不起了,连打破脑袋猜不出的脑筋急转弯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答案,可是这个虚拟世界仍然无法容纳现实世界的所有人,因为还有许多人(或许还是多数人)由于“不会用”而被隔离在互联网之外。当IPTV被高调推出时,人们还得手持两块遥控板左右开弓,电视机要调成AV模式、机顶盒要选择菜单,调音量用这块板对准电视机、换频道用那块板对准机顶盒,不把人弄晕才怪了!
 
当人们在脑子里拼命盘算“方法”时,“目的”就会越来越模糊。
 
所以未来互联网最应该、最值得要做的事情是让人们彻底忘记方法!忘记互联网是什么、忘记用什么方法来通信、忘记URL、忘记该死的浏览器!腕上的手表就是联网的,但不是要人们戴个什么巨大累赘的PDA,就仅仅是一个手表,漂亮的薄薄的手表,但它是“在线”的,显示无比标准的时间,永远不需要对表,自动根据你的位置调整时区时差。MP3播放机也是联网的,不需要辛辛苦苦寻找、下载、拷贝,最新、最符合爱好的歌曲已经就位,打开耳机听就行了。手机在办公室和家里是用WiFi来通信,打的自然是IP电话,到了室外自动切换到无线城域网,而在车内则用BlueTooth(蓝牙)连接汽车影音系统,完全不用劳神费力设置“情景模式”,永远是最佳的——最高效、最便宜、最方便、最安全,你只需要打电话就可以了。
 
网络终究是个工具,工具的最高境界就是“得心应手”,互联网总有一天也会实现这个目标吧。
 
[End of the Topi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