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的位置

(2006-03-27 13:22:54)
分类: 教育观点
即便是在教书育人的课堂上,我都不避讳宣扬我的这个观点:生活是最重要的。
 
生活(Life)往往被用来与工作(Work)和学习(Study)相提并论,通常言下之意是,它们间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至少是人的两个方面,必须要处理好云云。照此理解,如果在生活上多花点时间,那么工作或学习就会受到影响,那就离退步不远了。“正统”的教育思路是:要时时刻刻“摆正”生活和工作(或学习)的关系,否则就只能一辈子生活在碌碌无为之中。
 
对此我非常不以为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连生命都不珍惜,如何还谈得上别的什么?因为生活正是生命的过程,在生活中实现生命的价值才是最高境界。当然,连生存这个最低要求都保证不了的人除外。
 
生活是第一位的,生活是中心。学习和工作都应当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而绝不是“活着就是为了干活”——那不成了牛和马了!那么有人会反驳说,如果工作需要本周末加班,是否应该因“牺牲了生活质量”而拒绝?——当然不能这么理解。但是如果每个周末都要加班,长期没有个人生活,那就另当别论了,就得考虑是否制订了太高的目标?是否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了?是否这个工作不太适合自己?是否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等等。千万不要等问题出现后才来反思。
 
那么“生活缺位”会出现什么问题呢?首先,当人生暮年事业的光环渐渐消逝后,会觉得若有所失,叩问内心“自己在哪里”,可是已经没有机会重来一遍了;其次,学习成绩好、工作有成就仅仅是部分能力的体现,不代表生活的能力,可能在事业上获得了人们的尊敬,但在生活上很可能被人怜悯;再次,人生不免在工作中有不如意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自己的生活状况也是一塌糊涂,那就没有避风的港湾了,后果不堪设想啊;最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伟人毕竟有限(请注意,伟人的生活质量其实都挺高的),那么不妨就脚踏实地,去争取每个人都能争取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吧。
 
好了,有了改善生活质量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就要尽力在学习上、工作上出成绩,就会自然地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因为只有国家强大了,自己的生活才有保障),就会有爱心(因为周围的人们,尤其是亲朋好友,是生活的一部分),就会有克服困难、抵御风险的信心(因为生活总是会延续),就会感恩(因为有幸生活在世界上)。
 
人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生活。幸福程度与人的成就大小并不成正比,与收入多少更是没有太大关系。相反,许多看上去人人羡慕的“名人”、“富人”其实生活上很糟糕,其内心世界更是一塌糊涂,根本就没有幸福可言。那些贪官污吏就更别说了,根本就不懂得生活价值为何物,所以他们敢冒失去生活的险来换取眼前的不义之财。
 
赋予生活优先的位置,保持好的生活态度,我们就会在生命历程中更加从容不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