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出现皮下渗漏的解决办法

标签:
化疗皮下渗漏护理破溃外科处理 |
分类: 肿瘤 |
化疗药物出现皮下渗漏的解决办法
http://s2/mw690/001B5oXBgy6G2w1QCzL31&690
在临床中发现很多愿意跟我学习肿瘤治疗的学生和同行,在化疗的过程中比一般输液治疗要复杂一些,今天总结一下关于一些药物(阿霉素、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等)如果漏到皮下如何处理,以及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基本环节。
一、化疗药物渗漏的原因
1、血管因素
长期静脉注射致使血管脆性增加。肥胖的动物、高龄动物由于血管可视性较差、血管弹性和血流速度较低,容易发生化疗药物的血管外渗漏。
2、药物因素
与药物的pH值、药物的渗透压、药物的浓度有关。如阿霉素、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氮芥等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3、操作因素
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药物漏出的主要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未能完全进入血管,或固定不当引起针尖滚动、滑脱、针尖刺痛等。
4、放射线的影响
经放射治疗过的区域,血管弹性、密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用药后有时发生渗漏。
二、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1、应选择前肢最容易穿刺的大静脉,切勿在靠近肌腱、韧带、关节等处静脉注药,以防造成局部损伤。
2、穿刺部位应由远而近,提高血管的利用率。要多部位、左右交替使用静脉,让受损静脉有一个恢复过程。
3、如果外周静脉选取有困难,或药物腐蚀性太强可行深静脉插管给药。
4、严格把好注射关
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应掌握各类化疗药物的特性,有高度的责任心。穿刺技术熟练,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尽量避免反复穿刺。
注意病畜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处置,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药物注入,按抗癌药外渗予以处理。
在化疗药注入前要对将使用的血管有正确判断(血管部位、回血情况、静脉是否通畅)。确保安全时方可注入化疗药物。
强刺激药物给药过程中,护士必须密切监护直至药物输入体内,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液,按化疗外渗处理。
三、化疗时有效保护静脉
1、切忌直接用化疗药物穿刺,失败时造成周围组织损伤。
2、应先注入生理盐水,确认有回血,无渗漏后再注入化疗药。
3、注射后用等渗液冲洗。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输入,并冲洗停留在静脉血管壁的药物。达到保护静脉血管的目的。
4、依据药物特性调节输液速度
5、严格药物配制
6、密切观察输液过程
7、正确拔针
四、发生渗漏的处理
1、停止输液
2、使用相应的解毒剂
3、冰敷
4、药物湿敷
5、封闭疗法
6、外科处理
7、通知主人一旦发现注射或输液部位出现红肿,及时到医院处理治疗。
五、化疗工作人员和主人的自我安全保护
1、由于化疗药有很强的毒副的作用,因此在对动物进行治疗的同时,工作人员也要密切注意自身的防护。
2、药品运输和药品保存要十分谨慎,化疗药要单独保存,不能和其他药物摆放在一起。若发生药物泄漏的情况,要严格做清洗和消毒的处理。
3、医护人员在配药和给药、化疗后护理、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严格按照安全规则来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动物医院必须配备生物安全柜,配药过程要全部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废弃物要分开处理,不能当做普通的医疗垃圾进行处理,最好要焚烧。
4、化疗药的排泄时间大概为给药后的48 ~ 72小时,但不同品种的动物和不同药物的药动学各有差异,因此,在化疗后的1个礼拜内不要直接接触动物的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区域要用漂白粉溶液消毒,污染皮肤要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
http://s3/mw690/001B5oXBgy6G2w44j7kb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