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 生 若 只 如 初 见

(2006-05-06 10:08:25)
标签:

木兰花令

纳兰性德

纳兰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 <wbr>生 <wbr>若 <wbr>只 <wbr>如 <wbr>初 <wbr>见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作者]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 <wbr>生 <wbr>若 <wbr>只 <wbr>如 <wbr>初 <wbr>见

 

【白话释义】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鉴赏】

    牌: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最初可见《花间集》中韦庄词。上下片除第三句外,其余皆押仄声韵,也作《木兰花》。
    词题: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古诗中的《决绝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薄情郎,从而表示与之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在纳兰容若的词集里,有的版本中词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显然这种“闺怨”是一种假托,。据专家称:这是纳兰的特有隐情的表现。

    这首词中有两个典故。

    “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是汉成帝的妃子,却遭到赵飞燕的妒忌、馋害而打入冷宫。南北朝梁的刘孝焯就曾经写过《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于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骊山”“泪雨零霖”“比翼连枝”:都是讲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已经把这个故事传颂千古了。

人 <wbr>生 <wbr>若 <wbr>只 <wbr>如 <wbr>初 <wbr>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到了秋天,我们夏天用的扇子就捐弃了。如果遇到对的人,初见的美好印象能长久保留,就没有“秋风悲画扇”的悲剧多好啊。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杨玉环的爱情
    纳兰此词以一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负心的锦衣郎。起句非常新奇,本来两情相悦,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迟早分离,倒不如保持“初见”时那种若即若离的美好。然后描绘变心的人往往指责满怀痴情却无端被弃的一方首先变心,失恋女子的爱恨情殇可见一斑。最后引用七夕长生殿的典故,谴责薄情郎虽然当日也曾订下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辞海》1989年版)

 

人 <wbr>生 <wbr>若 <wbr>只 <wbr>如 <wbr>初 <wbr>见

 

 

 

 

人 <wbr>生 <wbr>若 <wbr>只 <wbr>如 <wbr>初 <wbr>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