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痴说史:历史上的贪腐都是纵容的结果

(2014-12-21 14:10:08)
标签:

书痴小屋

历史

杂谈

贪官王敏

分类: 书痴说史

歪解历史:历史上的贪腐都是纵容的结果

                                                  文/李 启

昨天看新闻,山东济南市委书记王敏涉贪被查,稍具讽刺意味的是,王敏上午还给干部做关于廉政的报告,下午即被带走。这是十八大以后落马的第五十五名部级官员,同事一片慨叹。书痴不禁莞尔一笑,笑他们好象不是生活中国似的。

还是请各位先来看两个小故事吧。前段时间,读《周书》(·令狐德棻等撰) 北周的开国者宇文泰,为一统天下曾遍访天下贤才。有天他遇到了号称有诸葛亮之才名的苏绰,向其讨教治国之道。两人一见如故,密谈三日三夜。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具官。”宇文泰问:“如何具官?”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宇文泰有些纳闷:“为什么要用贪官?”苏绰答:“无论打江山还是坐江山,都需要手下人为你卖命,可让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有好处,你并没有那么多钱,只好给权,让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

宇文泰问:“贪官得了好处,我有什么好处呢?”苏绰答:“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他就拼命维护你的权,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江山不就巩固了吗。”

宇文泰又问:“既然用了贪官,为何还要反?”

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你看,其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以反贪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话的贪官。这样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其二、官吏只要贪污,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哪敢背叛你,只会乖乖地听你的话。所以,‘反贪官’是驾御贪官的法宝。如果你所用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要是不听话,你哪儿有借口除掉他。假使硬行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所以必须用贪官,才可以清理官僚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的拥护你的人。”

宇文泰大喜,苏绰忽反问:“如果你用太多贪官而招惹民怨怎么办?”宇文泰一惊,急急请教:“先生有何妙计?”

苏绰答:“这就是奥妙所在,加大宣传力度,祭起反贪大旗,让民众认为你是好的,不好的只是那些贪官,把责任都推到他们的身上,让民众知道社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并非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执行你的政策。

对那些民怨太大的官吏,宰了他!为民伸冤的同时,再把他搜刮的民财放进你的腰包。这样,不负搜刮民财之名却得民财之实惠。总之,用贪官来培植死党,除贪官来消除异己,杀贪官来收买人心,没贪财来实己腰包,这才是权谋的最高境界。”

宇文泰如醍醐灌顶,十年用心用力,终成一时霸业。

这是一个好故事,却不是最早的好故事。差不多在宇文泰与苏绰对话发生的七百多年前,汉相萧何与他的门客也有一次对话。那时萧何已月下追过了韩信,项羽亦在乌江抹了脖子,刘邦正与异姓王最后一搏。为支持刘邦在前线打仗,萧何在后方大力督办后勤、安抚体恤人心,老百姓很拥戴他。

有段时间刘邦特别爱打听萧何在干什么,使者如实回答“安抚、体恤之事而已”。刘邦听后,沉默不语。消息传到后方,门客大惊:“看来萧相国你不久便会满门抄斩了。”萧何不解:“我克己奉公,何来满门抄斩之灾?”门客:“自入关之后你便兴水利、办实事,深得百姓拥戴,身居相国之位竟从不贪污,还曾把家产拿出来以做军资,这就不合常规。汉王屡次打听你在干什么,难道不是怕你借民心、民意图谋不轨吗。”

萧何深知刘邦性格,黯然:“如何?”门客说:“你为什么不干点贱价强买强征农田、掠夺民财之事,以污自己名声,让老百姓都骂你,汉王自然就放心了。”萧何想了想,依计而行,强买民田及掠人钱财,竟至闹到群众当街举报的地步。刘邦接到探报,不怒反喜,班师回朝时指着萧何取笑:“你这个人,身为相国,跟小老百姓争什么争,啊,哈哈。”萧何,遂得善终。

列位看官,随书痴回到现实中来。近两年来,中央查处了好多大案要案。很多人义愤填膺追问这么多年为什么没发现这些贪官,早年又是谁提拔的贪官?可是读了上面故事之后你得细想,在一个人治而不是法治、人员是提拔而不是选举、上下级其实是人身附属关系的国家,不贪,不能得以提拔。不贿,更不得重用,制度性腐败已耳熟能详,也许已是举国皆贪。还是看故事好玩:明熹宗不杀魏宗贤,而留给崇祯来杀;乾隆不杀和绅,也留给嘉庆来杀。这说明,先帝并不是从国法和道德来看这些贪官的,而把他们当工具来使用的。一代枭雄一茬狗,对于崇祯和嘉庆,用不着魏阉和不再细皮嫩肉的和珅,试想一下谁愿意带一条老狗去打猎呢。嘻嘻,您说是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