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岁生日述怀
(2011-02-02 19:53:48)
标签:
书痴小屋生日述怀杂谈 |
分类: 人生感悟 |
我的生日一直是按着农历算的,妈妈说我生在农历正月十四,元宵节前一天。四十多年来,我也都记的是农历正月十四,身份证上也是写的1966年1月14日。前段时间,闲暇无事我把玩手机,发现其中有万年历,带着些许好奇心,我查查我出生的公历日期,原来是1966年2月3号。我对云儿说,今年2月3号我的生日碰巧是大年初一,云儿笑说,好啊,全世界的华人都为你庆生呢。
昨晚上临睡前,特意翻开季羡林的《阅世心语》,看了他写于1991年1月1日的《八十述怀》,写于2000年12月20日的《九十述怀》,写于2003年8月18日的《九三述怀》和写于2006年8月8日的《九十五岁初度》四篇文章,季老是大家,而我是一介平民。不过生日人人都有,过法各自不同,我还是喜欢季老爷子生日写《述怀》的方式。
明天,就是我的四十五周岁生日了,我生命的年轮又多了一圈,额上的皱纹又添了一道。说实话,我对生日一贯看得很淡漠,人过不惑,做生日其实是自己跟自己倒计时,挺悲哀的。梁实秋就说过,人过五十便“耳畔常闻故人去,眼前但见新人多”。再过五年,我也就到知天命之年了。我觉得,最好能够忘掉自己的生日,忘掉自己的年龄,让岁月悄悄地从身边流走,而自己还不察觉,以为自己还很年轻。但是“堪怜晓镜鬓霜早,深叹寒窗夕照偏”。鬓角的白发掩饰不住,谁也可以看见。记得陆游在《花木兰·立春日作》一词中写道:“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是啊,每个人都在一年年变老,这有什么可以悲怆的!走过了人生四十五载春秋,有过多少烦恼和忧伤,也有过多少快乐和喜悦,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昨天的回忆。步入中年的我已经没有年少时的急躁,也没有青年时的些许张扬,现在的我,只想坦率努力地活出一个真实的我。风雨历程,让我更加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肩头的重任。一路走来,人生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无奈。台湾的星云大师说过,要想得到,必需舍弃。得到内心的满足,舍弃虚荣,舍弃纷争,舍弃欲望。
过了四十五,我想我已经明白我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了。人过中年日过午,我既不期“米”,也不期“茶”。不管剩下多少时日,我都希望自己活得本真、单纯。
心有所感,为自己赋上七律一首《四十五岁述怀》:
四十五载幻亦真,镜里老脸霜染鬓。
天边夕阳艳如旧,老眼昏花看不清。
人羡有权好办事,我思读书活得明。
清茶一盏送旧岁,君子兰旁可静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