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成都商报》报道,日前成都盐道街中学针对初高中阶段的学生礼仪教育规定,初高中的学生异性交往设定文明交往的距离。异性同学的交往距离一般为0.8米~1米,低于50厘米算亲密交往。对异性之间在公共场所交往距离低于50厘米的,老师会对学生提出批评,情节严重的还要处分。
看完这则报道,我不禁哑然失笑。现在学校教育真是不知怎么说才好,就以这家中学的规定而言,那可是千年前的“男女授受不亲”的现代翻版。
查“男女授受不亲”出自《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神情民?’孟子曰:‘礼也。’”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实属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男女授受不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是封建社会的传统性观念,是封建卫道士借用孟子的思想来规范男女之间不能有肌肤的接触的规矩.
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中国的现代教育,竟然还有如此荒唐的规定,充分说明学校的教育随意性相当强。不去关注教育的本质问题,不去猛治教育的顽疾,只是一味地关注这些细节,只能说明这家中学的领导思想陈腐,观念落后。中国的教育交给他们,实在是让人不放心,也放心不下来。
未成年人的交往空间距离要限制在50厘米之外,那比封建社会仁慈多了。要知道什么是丈夫?丈夫丈夫,一丈之内皆是夫啊。还好,成都这家中学没有规定中学生的交往距离当在一丈之外,要不同学们交谈起来可大不方便了,哈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