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印象系列:杭州

(2009-07-27 20:17:12)
标签:

书痴小屋

文化

印象城市

原创

印象杭州

                           文/李启

在上海呆了一天,心中总是不踏实。因为上海近海,22号下雨的几率比较大,于是决定去杭州。21号上午坐动车组去杭州,如果天公不作美,那就当是来杭州旅游好了。一下火车,把住处安顿好以后,打的直奔西湖。开始了三天两宿的杭州之行。

山·水

杭州,一个美丽的城市,留下了许多的传说,文人骚客们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文字。西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清淩淩的水和倒映在水中的那远远近近的山。杭州西湖的水真灵,灵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清;杭州西湖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杭州西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夏日的杭州西湖,水波不兴,但凉气逼人。我把脚伸进西湖那清凉的水中,一丝丝清凉洗去了我连日奔波的疲乏。在断桥边,我一边把脚伸进湖水里,一边仰望天上的那轮黑太阳,五百年的等待,让我心微微颤动。我打电话给云儿,调侃说我正以书痴为饵,钓西湖中的小青。

活了四十多年,见到最多的应该就是形形色色的人了。书痴自认为阅人无数,北方人的憨直,西部人的粗犷,江南人的精细,应该说大抵还是知道的。以前对杭州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无非也是尘世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小小而已。

这次出去的主要目的是看日全食,但是出发时把墨镜拉在了家里。云儿打电话让我重新买一副,所以晚饭后我出去逛街买墨镜。走进杭州西湖边上的那家宝岛眼镜专卖店,一进店门,一个经理模样的中年人迎了上来。给你沏了一杯茶后,介绍店里的产品。细致周到,让我感觉很舒心。转了一圈,看好了一副墨镜,正好适合我。正准备开票下单的时候,我无意中感叹,说也不知明天这墨镜能不能排上用场。经理问我,买墨镜是不是为了看明天的日全食。我忙应道是的。经理说,如果我要是买了平时戴的话,可以;如果专门是为明天买的话,那就不必了。因为看日全食,普通的墨镜对眼睛起不了保护作用。说如果在我购买墨镜的时候,一定要给我说清楚,不能为了区区几百块钱的生意,让我眼睛受伤害,那样的话,他会一生不安的。

临了,我没有买那副墨镜,但是我明白了为什么浙江人的生意会做得那么大,浙江的经济会发展那么好。这个普通的浙江商人,让我明白了现在的中国还有儒商存在,让我明白中国的商道在浙商。

在杭州的三天,出行主要是打的。我一个外地人,经常外出旅行,在北京、上海,在福州、厦门都曾有过被出租车司机绕道宰的经历,但是在杭州,出租车业的规范,司机的热情让我也是感动不已。说句题外话,22号那天早上,我打的去西湖看日全食。临到杨公堤的时候,车子堵得很厉害,一条长龙望不到头。司机师傅说,前面还有两三百米就到了杨公堤,说你走几步就到了。我下车后到边上的一便利店买水,过了几分钟,发现那师傅还被堵在那里动弹不得。这要是在别的地方,司机师傅肯定让我留在车上陪着,那表应该还是走过不停的吧。

古色·古香·古城

杭州,这个千年古都,历史文化遗存极其丰富,其中优秀的历史建筑尤其是近代建筑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又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形成了较多中西合壁、风格独特的建筑群居。增添了文化名城的神韵风采、延续了历史文脉、见证了杭州的历史象征。“忆江南,最忆是杭州”。美丽的西湖、浩波的钱潮,还有杭州的历史建筑遗存、杭州的文化特色和城市个性,这就是杭州人的“最忆”!

杭州三天的行程,到处可见那古迹和古建筑。说起老杭州,人们就会想起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景致。作为经营了千余年的两朝古都,从五代吴越国扩建罗城,一跃成为江南最大的城市,到南宋时成为京城,呈现出“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的繁盛景象。

那天看完日全食后,沿着西湖漫步。看到湖边的一座座古色古香的院落,禁不住起了探访之心。随意走近一个庄院,看门楣上写着郭庄两个凝重的大字,随着游人走了进去。

郭庄坐落在西湖杨公堤卧龙桥畔,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为丝绸商宋端甫的私人宅院,时称端友别墅,俗称宋庄。初建时,因附近高庄养鹤,宋在庄园内蓄孔雀与之媲美,一时名噪湖上,后庄归汾阳郭氏,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郭庄濒湖构建,三面临水,占地面积9788平方米,总体平面呈矩形,为典型的前宅后园格局。宅院位于庄南部,称静必居,是王人居家,会客之所。正厅坐南朝北,占地104平方米,通面阔13米,通进深8米,硬山顶,三开间抬梁式带外廊木构。厅前高悬“香雪分春”镏金匾额、厅内陈设精巧雅致,古色古香。厅后为一个颇具浙江民居特色的匹合院,朴素恬静,以石板铺地,正中凿一金莲池,池水清澈见底。

从郭庄出来,杭州西湖边上同样的庄子数不胜数。杭州的三天,到处可见这样古建筑,那静卧在运河上的小石桥,那从树梢透出的那青砖红瓦,让人感觉到杭州的千年历史,那历史应该已经沉浸到杭州人的血脉里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