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苏北李启
苏北李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29
  • 关注人气:2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奇俗:河南三门峡人指名道姓对骂

(2009-02-02 19:09:14)
标签:

春节奇俗

书痴

杂谈

文化

    随着鞭炮声的稀落,年渐行渐远.现在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已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喧嚣.那些奇特的年俗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果现在的人不整理,开发,将从此绝迹.现在我为朋友们介绍一种中原大地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古镇一种奇特的年俗,也算是为民俗文化做点贡献吧.

    每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六,灵宝古镇的村民就敲锣打鼓,交替前往对方村子里指名道姓地挑骂。被骂到的人呵呵笑,被骂得越狠越欢喜。这种大俗大雅完美结合的社火被誉为“天下奇俗骂社火”,2007年还被评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什么被骂到的人呵呵笑,为什么不会伤和气?灵宝古镇位于轩辕黄帝铸鼎原地区,南依荆山,北依黄河,一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考察区域。据介绍,东西常骂社火始于黄帝铸鼎功成时。著名考古专家许顺湛考证:黄帝部落的族庙和祭坛就设在铸鼎原上,黄帝后期的都城肯定就在铸鼎原周围。

      灵宝当地有关专家认为,性,作为远古人类战胜大自然的唯一的力量源泉,受到先民顶礼膜拜。从铸鼎原一带的遗址中出土的一些表现性文化的陶制品可以证明这一点。而东西常村就位于黄帝时期的都城之下,远古的祭祀庆典使他们保留了一套完整考究的典式义章,而优美的自然环境、旱涝保收农耕时代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们有能力将这遗风古韵一代一代地沿传下来。

      当地散文作家张驼说:“这是一种大俗大雅的完美结合。在这里辱骂是一种敬重,辱之愈甚敬之愈甚;辱是形式,敬是实质。至于‘性’文化的淋漓展示,秉承的是远古黄帝时期的遗风。”

      灵宝镇一位八旬老者说,东西常骂社火代代相传,挖掘创新,浓缩远古文明之精华,折射当代文明之光彩,大雅大俗美丑尽显,群众寓教于乐,其骂事不骂人给村干部以警示,跟不良风气作斗争,具有深远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我们将在3年内培养2000人的队伍,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