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两节课后,回到办公室看报纸。发现一条新闻,有人利用征婚启事来进行诈骗活动。算一算,1981新中国第一条征婚广告诞生至今,征婚启事已经走过了整整25年历程。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那么我们就来解读这二十五年来的征婚启事,看看社会到底发生多大的变化。俗话说,经济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潮、男女两性的婚姻观念和生活方式。翻阅它们,也是在解读这过去二十多年来的社会民生变化.
1981年第一则征婚启事到专业婚介所的繁盛,从平面媒体充当红娘到电视露脸自我推荐,以至如今的六人聚餐八分钟交友、单身旅游派对等等,这都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也是社会民风的传达。有当初的半遮半掩就有如今的直言不讳,25年间的征婚蜕变,也就是我们中国当代社会的众生像。
征婚启事(1983年8月4日)张建国,男,我是一个煤矿工人27岁,河南商丘娄店公社汪庄大队人,预备党员,父母已故,兄弟四人,爱好文学,无烟酒嗜好,现在焦作矿务局冯营矿当合同工,每月工资80元。欲求心地善良,能料理家务,有正式工作的女子为妻,有意者请信函联系.
年代关键词全民所有制企业,爱好文学,党员,无烟酒嗜好.
全民所有制这个词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相当陌生了,可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都知道,全民所有制单位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是多么吃香。如果你是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那就意味着看病可以不花钱,而且不光是你自己不花钱,你的配偶、子女都可以不花钱,也就是通常说的享受全劳保。在大家都是相同工资的大锅饭年代,找一个全民制企业员工也就等于为今后的生活找到了坚实的保障。党员这个词也很有时代特点,它其实包含了很多的意思思想上进,作风正派,并且家庭出身好。再仔细想想,思想上进可能会带来良好的仕途;作风正派意味着不会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是个老实可靠的人;家庭出身好,其实也就是说他的父母都是根红苗正的工人,或者是干部党员>的身份绝对是谈婚论嫁中的优势,一定要凸现在自己的征婚启事中。
征婚启事(1987年月6月台2日)某女,32岁,身高1.65米,大专学历。品貌端正,温柔娴静。欲寻条件相当、诚实进取的国内外男子为知音。有意者附近照寄林同志转。
年代关键词大专学历,月工资百元,婚后单位可分房,有上调能力,国内外男子。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经一度火起来的中专学历被大专学历所代替,而爱好文学这类并没有具体衡量标准的虚化条件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为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细则优势。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收入的要求。而与月收入相似的是,征婚的男女们对于婚房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再不像以前能有张婚床就满足了。尤其是女子,总想找个有婚房的男人。但在当时有煤卫独房属于凤毛麟角的条件优越人群。于是婚后单位可分房也就成了征婚启事中夺人眼球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末,社会逐渐开放,与十多年前坚定地宣称无海外关系截然相反,此时有海外关系就大大加分了。是不是党员不重要了,有没有绿卡就很关键了。征婚的女子在择偶条件中加注国内外男子,其实潜台词就是想找国外男子。这里所说的国外男子未必真是老外,哪怕是留过洋,镀过金也算其列;拿到绿卡的中国人那是再好不过了。于是留美博士、澳籍华侨、绿卡一串串原本与普通人的生活十万八千里的名词开始充斥征婚启事。在当时看来,海外归来,不仅仅是新潮的表现,更是能力和财富的象征,引得无数女子心动神往。难怪当时很流行这样一句话,“华籍美人嫁美籍华人”。
征婚启事(1995年2月8日) 男33岁,身高1米68,离异,私车跑运输,日入过百元,住房180平米。觅清秀健康的未婚女子为伴。
年代关键词离异、个体私企、有独立婚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融合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一夜夫妻百日恩,生生死死不离不弃的说法也逐渐过时了,人们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尊重,这当然没什么不好,只不过,这引起了一个在征婚中原本不常见的介绍词,离异。离异,并不影响再次婚姻的选择,只要自身的其他各方面条件过硬,哪怕是离异的,照样吃香。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金钱就显现出它的魅力来了。随着下岗、辞职、下海这些新生名词的出现,过去的全民企业早就成了昨日黄花。过去的怎样?现在不都下了岗?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手头有钱才是最实实在在的。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征婚的女子对婚房的要求,不再像从前什么样的房子都行了,那种跟父母兄弟姐妹挤在一起的房子,跟没房差不多独立婚房的出现,说明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私有空间,对生活品质有了要求。
时间到了本世纪,离我们最近的这个时代,征婚启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诞生了什么新的关键词?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征婚启事的变化其实是很大,无论从内容上、形式上,还是从目的上来说,它早已不是当年的征婚启事了我们不能站在过去的历史上看今天的征婚启事,因为我们的智商无法超越那个社会的环境而眺望今天的潮流。但是,我们可以站在今天的时间点,回看十几年前的那些征婚启事。那是一部精彩的社会发展史,我们在频频发笑的过程中,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