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自修 |
分类: 其修远兮 |
1、走进晓敏青春说读书共修群有两天了吧。早上醒来,伴着晓敏老师祝福的音频,做50次深呼吸。然后看看群里各位家长的留言,有谈学习体会的,有向大家求助的,由此我可以向她们学习,同时也看到了,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曾经如我一样充满焦虑的妈妈们。
一个昵称灯花的妈妈的留言撞入我的眼帘,看到灯花二字,让我想到了纳兰容若的那首诗: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莫非这个灯花妈妈目前就是这类似的心境?下面是灯花的留言:
大家早上好!请教各位了,我和儿子的关系紧张到窒息感,前天晚上看到老师总结前一天情况信息中,三门课没有交作业,我忍不住发火,语言暴力吧!我说肯定是玩手机,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有吃饭的肚就有想事的心,门门课程都不交作业对得起吃过的饭吃……儿子锁门不言,12点14分还不睡,提醒不理,我不知怎么和他沟通,就拉了电,昨天没吃饭,没出门,一直琐房里,刚才给他送水,不开门。后悔极了,后悔自己不应该发脾气,不应该讲那些话,语言暴力伤人,但不知道面对这种状况如何控制自己,如何沟通他才愿意听。不怕姐妹老师笑话,来这里觉得有希望救自己,救儿子,教子路上修炼路上你们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如热锅上的蚂蚁,请各位赐教,我不知道他管起门来有没有在听课,我担心他……
她的无助和无奈,我也曾经有过。或许我的能量不能帮到她,但我想让她知道,学习的路上,由我跟她同行。我回复了她:
@灯花 亲爱的,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听晓敏老师解读《父母的觉醒》吧。我曾经也如你一样充满了焦虑,以至于心律不齐,后背疼痛,孩子青春期到了,而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孩子长大了,我们早该觉醒的心还在沉睡着。为了早日走出困惑,我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听课,常常每天学习10个小时。晓敏老师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圣母玛利亚,让我们共同学习,把自己也变成那个自带温暖的圣母玛利亚,包容孩子接纳孩子。学习能使我们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生活里不是只有作业和手机。通过学习,目前我跟孩子的关系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孩子还缺乏学习动力,我有耐心等待孩子,满血复活。
爱你,灯花!
2、早餐完毕。家务完毕。沏上红茶,开始阅读《父母的觉醒》。每一次的打开,都有新的理念被植入。
3、书的第10页,有这样一段话:在我们的个人发展过程中,它是一个发育阶段。颇像蛋壳之于孵化中的小鸡,在小鸡发育的过程中,蛋壳有其需要发挥的功能,但当小鸡不在需要蛋壳保护的时候,如果他还不破裂,那么就会阻碍小鸡的发育。这段话让我想到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挣脱蛋壳想要长大的小鸡,我们家长就像那个蛋壳,我们的担心、焦虑就是因为小鸡破壳而出带来的那份伤痛。
书的第11页有这样一句话:在旧式的长幼关系中,父母往往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压倒性地位。是啊,在没有觉醒之前,我何尝不是那样想的呢。萨巴瑞博士告诉我们,当我们的觉悟提高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等级关系也就随之解体。理想的状态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
孩子可以促使我们提升,让我们获得深刻的感受,通过学习,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
阅读中,我还记住了,为人父母的核心:孩子不需要我们的主张和期望,也不需要我们的权威和控制,我们需要调整身心,在每一个当下与孩子和谐相处。啊,深呼吸,放下对未来的焦虑,活在当下!
要成为觉醒的父母,我们就需要转型。心志怯弱的人是没法走上这条道路的,这条路只属于那些勇敢的灵魂,属于那些真的渴望同儿女亲密相处的人们。我有这个勇气挑战自己,让自己走向更高级的精神觉醒吗?
4、有幸读到《父母的觉醒》还是要感谢晓敏青春说。晓敏,多么亲切的名字,如邻家女孩。我有一个同事也叫晓敏,但她不是诸晓敏。无意之中在喜马拉雅遇见晓敏青春说,我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每天跟着晓敏奔跑在觉醒的路上。群里有这么多爱学习的妈妈们,在晓敏老师团队的带领下,和我一起共同修炼,我爱这个大家庭!爱晓敏老师!
感恩遇见--晓敏青春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