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三跨赵学妹初试414最终录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专业

(2016-04-07 14:05:32)
标签:

四川大学

文新学院

中文系考研

经验谈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分类: 经验之谈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85ZH00SIGG.gif 赵学妹是跨专业考生,本科专业和文学毫无关系,对文学的热爱让她坚持走到了这里。初试取得414的高分,是让很多本专业考生都惊呼不已的分数,今年现当代由于保送的原因,名额太少了,妹妹复试的时候有些紧张,但是也取得了校内调剂的宝贵机会,调剂到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专业。

   文新学院一般每年都会有校内调剂的机会,比如今年语言学就调剂了两个到文字学专业,比如古代文学调剂了几个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如调剂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专业额,这个调剂仅限校内调剂,就是说你本来就考川大,分数也能够进复试。一般都是大专业调剂到小专业。有时候即使你进了复试,但是表现不好,川大宁愿要校内其他专业调剂来的考生,也不愿意要本来报考的学生,去年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今年的文字学专业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大家要吸取经验啊~~~学妹的初试经验干货多多,诚意满满,大家要多多学习,从中提炼经验,帮助自己的复习修炼~~

 下面是正文:

当拟录取名单出来以后,我就想着不写经验了吧,免得误人子弟。后来学姐说我初试的经验很有用。想一想,还是写出来吧,给下一届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一些经验,以及教训。

我报考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三跨考生,初试414分,英语86,政治70,中国文学127,文学评论131。现当代文学专业初试第一名。复试的面试发挥太差,总成绩排名第七,调剂到了中华文化国际专业。

说到考研经验,那我们就从最开始说起吧。

 

一、确定考研目标

1.为什么考研

在决定考研之前,请同学们要仔细考虑清楚的这个问题。考研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没有足够强大的动力很可能走不到最后。有人是因为逃避就业压力,有人是因为迷茫于是跟风考研,有人是因为想混个高学历,而也有人是因为喜欢这个专业想要获得更深入的知识……我们不对这些原因予以可否。只希望你能认清自己的内心,再决定是否考研。

我从初中起就是学理科的,大学本科也是理工科——网络工程。但其实我一直都很喜欢文学,想真真切切地走进这个领域,所以决定了跨考。

温馨提示:跨考风险大,决定需谨慎。

2.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会影响着你最终的成败。选学校和专业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如自身能力、学校实力、报录比、招生人数……可以多去听听相关的讲座、询问老师的意见、咨询学姐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

比如说我吧,哈哈,其实我做选择做得很草率哈。因为大学在青岛,离家里太远,就想回来读研究生,川大的文学又还很不错,于是我就决定考了。

确定了目标之后,要坚定,不要被困难吓倒。当时群里有四百人,常有人说竞争好激烈啊,要考上很难。但实际上呢,并没有那么难,群里最后考出高分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3.想一个目标分数

这个因人而异吧。我是觉得有个目标分数时时鞭策自己,会更有努力的动力。我开始定的政治+英语150,专业课125+,最后分数还是达到了哈。

 

二、制定考研计划

考研一般时间跨度都很长,如果没有合理的计划,就会使你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而如果你的计划合理,将会使你复习起来游刃有余。

做计划不要盲目跟风,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要考虑到本科的课程、假期、懈怠等诸多因素,力求既稳定又灵活、既能保持高的学习效率又有高度的可执行性。

首先要分阶段。再分科目进行细分,具体到月。最后,每个月再根据整体进行详细的计划,具体到天数的那种。

我根据晓丽姐发的资料后做出了计划,后来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使得我的整个复习过程有条不紊,高效地进行到了最后。

再次强调,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专属自己的计划!

三、实施计划

做计划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则实非易事。总会有各种事情冒出来打乱你的计划,但只要你坚持、不放弃,一定又会回到正轨,成功走向终点的。

说说我的考研过程吧。

(1)英语:

因为跨考,我想啊,在专业课上我没有优势的,但可以在公共课上拉分。所以在英语方面,我对自己要求挺高的。我六级一次过,总分542,并不高,但我阅读225分。虽然很多人都说四六级成绩与考研英语关系不大,但我觉得英语水平还是相关的。如果你连基础的词汇量、语法知识都没有,靠几个月或一年的突击,是很难考出好成绩的。我最后英语成绩也是阅读撑起来的,前面的客观题扣了3.5分,后面因为作文写得不好,所以考了86分。

我的英语从三月开始,直到考试。

背单词持续到了11月,12月背的从真题中整理出来的短语、句子等。用过书有新东方的乱序单词、何凯文的必考词汇。背单词是一个浩大、枯燥,而且见效慢的工程,没有捷径,就只有背、忘了再背、重复背,可以按照记忆曲线来背,会背得扎实一点。注意的点是,不要只求速度而忽略质量,不仅要记住它是什么意思,还要看熟例句,明白单词是怎么用的。

当你把单词背熟了,英语就打好基础了。

然后就是阅读了。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此话不假。客观题基本都是可以算作阅读的,只是分精读和略读罢了。我用的书籍有张剑的黄皮书加上真题。我做阅读的顺序是先看题目,再看文章,把题目所设涉及部分划出来,再到题目上仔细分析选项和回到原文精读划出来的部分。在练习阅读的前期,不要着急,错得多是正常的,慢慢做,重要的找感觉和积累经验。做完了不要对完答案就完事,要认真分析自己的盲点、误区等。等阅读上手了再逐渐控制时间,提高速度。在七月之前,我主要是做张剑的黄皮书,错得也很多,但后来做真题就好多了。英语真题是最最最有价值的资料,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做,仔仔细细地分析,把它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我一般会抽一晚上定着时间做一整套真题(除去作文),随后几天都用来分析。我会对完答案后,再精读全文,理清全文脉络,然后查单词、分析句型,直到可以翻译全文的地步,同时把不认识的单词、短语记下来。这样来分析整套卷子会耗时间,导致我真题只做了一遍,但结果证明效果并不比做三遍真题差。所以重要的不是你吃了多少,而是你吸收转化了多少。

翻译的话,我是从09年的真题开始做的。一开始会很烦,因为单词多考僻义、句子又长又复杂,思路有时候还会南辕北辙,翻译出来的句子自己都不忍看。后来我专门做了翻译的笔记,把原句、自己写的和答案逐字比对,找出是哪里错了,总结在一边。中午吃完饭到午休中间的一段时间,会看何凯文的那本长难句,主要是学会分析句子结构。

作文最后一个月准备就可以,我直到最后两周才开始认真准备,所以就很不充分,考场得就写得很不好。作文就是多背背范文、佳句,后期可以准备自己的模板。

完型,很多人选择直接放弃,这不太明智。分数线差一分就回天乏力,别说这整整5分,所以大家还是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完型一般不是特别难,平时做真题顺带练习一下,弄懂全文的中心意识,再根据上下文来,基本上一半的分还是可以拿到的。

 

(2)政治

理科生的政治水平是可想而知的,我之前也比较担心,但认真准备下来,发现考研政治挺简单的,是回报率最高的一科。我没有参加辅导班,因为不喜欢不能自己安排时间。我是从红宝书出来以后开始学习的,先看了一遍红宝书+肖1000,然后略背了风中劲草+肖1000,然后肖八出来了,就做了肖八,遇到不会或不熟的知识点再回去看风中劲草。然后做肖四和任四,个人感觉任四的题又偏又多,看看就好了。最后两天还看了肖的形式与政策。肖四是肖八的精华版,我背了两遍,背到了滚瓜烂熟的地步。肖八上其他的内容也要熟悉,像今年就考到了肖八上的原题。网上有些资料也很好,像考研帮最后出的一些选择题汇总、考点分析等,都很不错。其他的如20天20题等,也可以看看,毕竟全面一点比较好。

我复习政治比较注重理解,会身临其境地去想,并联系生活,——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样做会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之后当然要那样才全面呐……我会一边想一边背,不仅印象深刻,而且会比较有趣。我同学就说听我背书就跟讲故事一样。

(3)专业课

作为一个跨专业学姐,在专业课方面我是比较薄弱的,就不误导大家了。我用的是最笨的方法,就是认认真真地看书、看书、看书,然后结合各类资料做笔记,最后老老实实地背。我中国文学的笔记背了三遍,文学理论背了四遍,才记熟了。我初中就特别讨厌背政治历史啥的,就一直选的理科,所以到后两个月需要大量的背诵时,我一开始真的是崩溃的,甚至一度想要放弃考研了。后来在朋友、亲人的支持下,我坚持了下来。每天搬个小板凳坐在楼道的暖气片前,从早晨背到天黑,每天都会背得头痛欲裂。我想你们应该会背得比我轻松许多,所以,不要偷懒,该下苦功夫的时候就得下。当然,还是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最有效哦。

四、生活

在考研的同时,也要好好生活哦。在前期,我会每周给自己放一两天假,去聊聊天、散散步、爬爬山等,晚上会保持半个小时的运动,日子过得还是很惬意的。所以即使战线拉得比较长,也没有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到最后两个月,时间就真的很紧张,连吃饭都是争分夺秒的,那时候别提生活了,连生命都混乱了。所以,大家在前期的时候,要平衡考研和生活哦。

还有就是研友的问题。这个完全取决自己,有些人喜欢独来独往,跟别人一起反而别扭;有些人喜欢跟别人一起学习,相互讨论;有些人喜欢跟恋人一起……只要能保证你可以好好学习,这些都是可以的。我和宿舍一个女生做研友,每天一起吃饭、找教室上自习,两个人相互督促、扶持,都成功坚持到了最后。如果没有她作伴,我可能早就放弃了。但是,研友有可能也会起消极的作用,比如她半途保研、放弃了,或者老是懈怠、出去玩,可能都会影响你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如果要找人作伴,一定要擦亮眼睛找一个靠谱的能给你正能量的研友哦!

 

五、复试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的复试了,虽然我也认真准备了一个月,准备了很多东西,笔试也还好,但到了面试就歇菜了,紧张得根本不会思考,说话不经过大脑,表现得一塌糊涂。唯一值得庆幸大概就是,我面试结束了之后,去办公室填了一张调剂表。

希望学妹学弟们吸取我面试的教训,不要步我后尘。如果你跟我一样很容易紧张,最好是在复试之前模拟面试一次。如果自己觉得表现得不好,也最好是准备一下调剂。

 

以上便是自己一年多以来准备考研的经验之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对准备考研的你们有所帮助,并衷心祝愿你们顺利考上研究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