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1997年中国文学真题
(2008-09-09 10:46:39)
标签:
四川大学中国文学1997真题《明诗别裁集》六经苏轼教育 |
分类: 典型真题解答 |
这套题貌似不好买了,所以贴上来,大家做做,不会的问我。过段时间会陆续贴答案,大家来看看。当然答案也是我自己做的,不好意思,呵呵。总之一起努力吧!相信大家的能力!!
四川大学一九九七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
适用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一、名词解释(20分)
六艺
二、填空(10分)
1.《世说新语》的编撰人是(
2.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家是(
3.《西厢记》取材于唐代文人(
4.《随园诗话》的作者是(
5.《西湖梦寻》的作者是(
6.《六十种曲》的编者是(
7.《明诗别裁集》和《清诗别裁集》的编者是(
8.《琵琶记》的作者是(
9.晚清第一部谴责小说是(
10.近代以翻译西方小说闻名的古文家是(
三、单项选择(10分)
1.“诗言志”最早出自(
A、《论语》
2.最早立《文苑传》的正史是(
A、《汉书》
3.“唐宋八大家”之称最早出自(
A、茅坤
4.按照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道德经》应归在(
A、经部
5.“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
A、唐宋派
6.清初浙西词派推崇的宋代词人是(
A、苏轼、辛弃疾
7.吴敬梓《儒林外史》中(
A、杜慎卿
8.俞万春写了一部“反《水浒》”名叫(
A、《水浒后传》
9.八股文是古代科举考试采用的标准文体,始于(
A、唐朝
10.“新红学”的开创者是(
A、鲁迅
四、简答(30分,中国古代专业全答,其它专业任选二题)
1.简述桐城派的古文理论。
2.龚自珍《乙亥杂诗》第一百三十:“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简释其义,并请举陶诗为例,加以简要说明。
3.汉儒有“诗无达估”的说法,其本义是什么?并请举一例说明。
五、论述(30分,任选一题)
1.试述屈原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典范意义。
2.宋儒有“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说法,其含义是什么?并结合中国传统学术(经学、文学、史学均可)的实例加以论述。
3.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所谓“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究竟指什么?请结合中国古代小说的实际,谈谈你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