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度用户市场份额缘何走高

(2009-11-24 11:16:38)
标签:

搜索引擎

百度

谷歌

市场份额

正望咨询

it

分类: 闲话网事

百度的市场份额持续走高!

11月23日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了2009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市场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相比,百度市场份额总体增加了2.0个百分点,其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市场份额提高了3.4个百分点为最高,在京沪穗深和西部中心城市分别增长了2.8个和2.7个百分点,在中部省会城市也微升了0.3个百分点。在中国最发达的一类城市中,百度除在广州微降0.2百分点外,在北京和深圳分别上升了1.9和1.2个百分点,在谷歌的传统优势地区百度的市场份额增长了5.7个百分点。

百度的增长点

正望咨询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搜索引擎仍然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搜索引擎的渗透率持续提高,09年的调查结果中有91%的网民每个月至少使用一次搜索引擎,此数字比上一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搜索引擎的增长是向下增长的,以京沪穗深为例,搜索引擎学生用户中大专生及以下的比例增长了6.1个百分点,而搜索引擎非学生用户中大专及以下的占比比去年提升了3.8个百分点,而这些新增用户中百度的优势会更加的明显,这样就自然的拉高了百度的市场份额。

表1 不同学历的非学生用户中搜索引擎市场份额

高中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研究生

百度

76.7%

72.3%

67.8%

46.5%

谷歌/Google

10.9%

19.0%

25.7%

48.7%

搜搜

2.4%

3.1%

1.2%

1.4%

搜狗

5.5%

2.3%

2.1%

1.4%

其他

4.5%

3.3%

3.1%

1.9%

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同时,百度也在高端用户市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例如在北京市和上海市大学本科以上的非学生中,百度的市场份额也在提高。不过有意思的是,谷歌在高端用户的市场份额也在提升,这说明百度的高端用户市场份额主要是蚕食谷歌外的其他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得到的。

表2 大学本科以上的非学生用户中搜索引擎市场份额

 

北京

上海

09年

08年

09年

08年

百度

60.3%

59.2%

51.3%

50.0%

谷歌

35.6%

32.4%

43.6%

43.5%

其他

4.2%

8.4%

5.1%

6.5%

 

百度掌握上网入口

人们通常把上网时第一个访问的网站成为互联网的入口(广义的入口还包括一些自动启动的互联网应用程序,如即时通讯工具、Email、下载工具、个人门户等),而浏览器的默认主页对一个网站掌握互联网的入口具有很大的作用,当年许多流氓软件纷纷强制修改用户的默认主页以达到控制用户互联网入口的目的。尤其是对一些互联网使用经验不足,互联网知识不够的网民来说,默认主页对用户网站访问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改变访问网站(默认主页)的能力和意愿都不高,具有较高的粘性。从这方面来看,百度无疑是一个赢家,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网民的浏览器设置了默认主页,其中百度和Hao123作为默认主页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1.3%和12.7%,其他网站的比例均不足3%,可以百度系在默认网站的争夺中大获全胜。

默认主页对争夺新用户来说也至关重要。从不同网龄用户的结果来看,新网民设置默认网站的比例更高,百度的领先优势也更大,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百度市场份额持续走高的原因。

百度用户市场份额缘何走高

 

 

 

搜索引擎市场的集中和分化

对比2007年以及2008年的结果,可以发现在京沪穗深为代表的一类城市中,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呈现出先是市场份额向少数搜索引擎集中(即前两名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都增加而其他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减少)、后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去年在京沪穗是百度下降,谷歌微升,今年则恰恰相反),而今年在中部省会城市以及西部中心城市中出现了明显的市场集中趋势(市场份额前四位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与两年前的京沪穗深的变化轨迹类似。因此,未来搜索引擎的市场变化将随着不同搜索引擎的表现以及推广策略和推广强度的不同而出现分化的趋势。

 

综上可知,百度市场份额的变化是不同因素综合表现的结果,而未来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将会随着不同搜索引擎的策略而出现微妙的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