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摄者行疆
摄者行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76
  • 关注人气:1,2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游都江堰

(2012-04-24 13:42:3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行随拍

    “饮水思源,都江堰。问道寻根,青城山。”这是生活在天府之国的成都人相传最广的流行语。

     如果说喜爱安逸舒闲.追求小福即安的心态是成都人的生活状态的话,还不如说两千多年前古人建造的伟大的都江堰工程,造就了方圆千里的巴蜀平原多少年来的风调雨顺,气候宜人,让生长在这里的百姓衣食无忧,安居无愁。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成都人民永远记着造福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创造者---李冰父子。

漫游都江堰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的秦朝时期,当时的蜀郡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
漫游都江堰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也叫分水鱼嘴。将上游是水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漫游都江堰

 

    李冰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漫游都江堰
     宝瓶口,起节制闸的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 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漫游都江堰
      内江两岸的全貌
漫游都江堰
      后人为李冰父子修建的“二王庙”,2008年汶川地震遭到损坏,现正在修善之中。
漫游都江堰
     进入“二王庙”的跨江廊桥。

     游完都江堰,你一定会被眼前这样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的伟大工程所折服,它创造了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先河,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这让我想起了余秋雨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