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黄金球的灵性能量》

(2012-11-28 20:56:56)
标签:

能量

黄金

分类: 能量团黄金球系列

     多次拍到能量团(见《尊敬一切生命》,对于这个小小球体充满好奇,很高兴读到《解读黄金球的灵性能量》这本书, 由科学家来解读黄金球(能量团)。

http://s15/mw690/573e5e48gcf8373d918ae&690

    《解读黄金球的灵性能量》, 作者克劳斯.海涅曼(Klaus Heinemann)与昆蒂.海涅曼(Gundi Heinemann)是一对夫妻, 克劳斯拥有实验物理博士学位,他曾于美国太空总署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材料科学多年, 也是史丹佛大学的研究教授,其他的事业领域还包括太阳能工程和臭氧水净化,并在这些领域拥有多项专利。昆蒂于德国攻读教育学位,教授多种另类疗法,目前在加州经营一家另类疗法诊所。两人结婚已逾40年, 目前居住于旧金山湾区。

 

     克劳斯的专长为精密显微技术, 他投入很多心力在探索黄金球研究中与诠释、原理、逻辑相关的面向, 昆蒂的专长为能量治疗,拥有多项另类疗法执照,同时也是一位摄影师, 十分专注黄金球现象的技巧层面。两人对于宗教与灵性方面的事物十分感兴趣,所以对黄金球领域的探索亦相当有热忱,他们为了发掘黄金球所代表和意义,摄影足迹遍及全球, 他们曾和其他七位专家共同参与<黄金球:揭开面纱〉的DVD拍摄。

 

     该书最可贵的就是由这么一对科学家与疗愈师夫妻共同撰写完成, 是一本即有左脑推理逻辑, 又有右脑直觉感应,阴阳并重的大作, 书中有许多黄金球照片佐证。书中看不到任何对宗教立场,科学原理与一般人物的论断, 字里行间也找不到任何关于鬼怪的叙述,而是许多关于人们发现黄金球, 分享观察,进而了解黄金球为生命所带来的意义。

 

      书中提到:“科学上已有足够证据显示黄金球为灵性存有的发光, 在全世界各地拍摄到惊人数量的黄金球影像是真实的, 这即不时相机暇疵所造成的, 亦非因空中悬浮微粒或湿气所引起的反射,也不是其他的绕射现象,而是灵性存有透过科技将能量转换成可见的黄金球。”

 

     书中针对黄金球的颜色、大小、强度、形状、出现地点,或是球体内部所能被辩识的特征,象曼陀罗,人脸等加以讨论, 显示黄金球是高度进化的灵性存有的光体, 它会跟人互动。

   

     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点:

    1 黄金球体可能不是灵性存有,灵性存有也不在于黄金球内部, 而是灵性存有所散发出来的光芒。

    2 黄金球是依自己的意志出现在数位照片中,有时也会出现在以传统感光底片所拍摄的照片中。

    3 由于科技的进化,黄金球出现在数位照片上只需耗费极微量的物理能量。

    4 黄金球只需一点点来自闪光灯,或是其他自然光、能量源等物理能量,就能够被记录在数位照片上。

    5 为了将被相机记录所需的能量降至最低, 黄金球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发射光能,或是朝没有相机的地方发射,

      而会象雷射光般精准的瞄准相机.

    6 黄金球会回应邀请它们出现的请求而出现在相片中,如果它们预期自己的存在不会被注意到,就不会浪费

      能量出现踪迹。

    

    西方国家在黄金球方面投入大量的研究:佛莱迪.西瓦是世界知名的麦田圈与黄金球专家,他表示,近年黄金球似乎已取代麦田圈, 成为众人讨论的想象。伯卡特.沃兹博士于2009年1月,在ISO14644-1第七级的无尘室拍摄到黄金球, 可说是黄金球不能被解释为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反光的最重要证明。对此, 沃兹博士表示:“在没有灰尘与水的无尘室里拍到的黄金球, 明确说明黄金球并非悬浮微粒,同时也指出这是一个具有能量在场的现象。”《黄金球计划》的合著者米西尔.列威博士拍摄了超过三十万张黄金球照片。

 

     以下照片是2012.1.7 晚上8:50我在家里阳台所拍。书中称之为“带状黄金球”,是飞快移动的黄金球所留下的痕迹。书中指出在很多照片中黄金球以每小时五百英里或更高的移动速度出现。

http://s13/mw690/573e5e48gcf8e07a1cfdc&690

   黄金球提醒我们, 当它们被拍摄下来时, 出现的地点位置、内部那些奇妙的形状与不同的颜色,都具有重要的含义。今后, 我将更关注于黄金球所要传递的信息。

 

2012.11.6我拍到的金色黄金球。

http://s6/mw690/573e5e48gcf962424952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早餐-CN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