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杂谈:叶公好龙仍然被演绎但没有续集!【原创】

标签:
两性叶公好龙杂谈初恋情人彭氏寓言相信爱情 |
分类: 心情感悟原创 |
有的人根本不动脑筋,永远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
————彭志文
记得小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说古时候有个叫叶公的人,出了名的喜欢龙,他们家里面,墙上画的,桌子上摆的,柱子上雕的,到处都是龙。叶公好龙远近闻名!
终于有一天,龙被叶公感动了,决定去拜访叶公。那天晚上,龙来到了叶公家里。叶公嚇得一滚,连爬带滚躲了起来,不敢和龙见面。
儿时我为这个故事笑过,现在看来,其实,这个故事一点都不好笑。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着太多的“叶公”式的人物!
一个我从网上听来的爱情故事可能就属于此类吧。
有一个女孩已经嫁做了他人妇,她却还经常怀念结婚以前的事,说到她的初恋情人,她也会流泪。在网络上又是写诗,又是作画,含情脉脉,好像悔不当初的样子,简直跟《还君明珠》里的“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那种感觉有一拼。
终于有一天,她的初恋情人知道了,被她的痴情所感动了,决定去找她。可当他真的见到那个女人时,那个女人嚇得一滚,跑都跑不赢了,生怕扯上了什么联系,到时候在老公那里就说不清楚了……
男人终于明白了,原来女人什么都不想要,她根本就放不下现在安逸、舒适的生活,她想念那个初恋情人也许没错,但并不代表她有再续前缘的意思。只是,因为现在的婚姻生活太过枯燥,没有了乐趣,不再被重视,需要宣泄一下情绪,换一换脑筋而已。
我推测啊……或者说,是在不损害既得利益前提之下的,适度地愉悦感官而已?不过,真的,一个女人周旋在两个男人之间是一件让人想起来就很恶心的事。
另一方面,也许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作梗呗~~绝大多数的中国女人(少妇)都是很本份的。再加上现代社会风尚潜移默化的双重作用,所以中国女人如果不是那种专门用来买的,也会务实的。
基本的要素没有了,“红颜知己”这类很“老土”“带有雷锋性质”的角色,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兴趣去演绎了。那些电影啊小说什么的,纯粹是在瞎掰!或者是有某些发了财的老板精神空虚了,“妻管严”了,有贼心没贼胆,跟那种拜金女人之间玩的情感出轨之类的游戏。
同一个故事同一种结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很难奢求每一个人的视点相同,世界上很难说有什么百分之百的真相,我能说的当然是彭志文视角。可叹的是社会进步到了信息时代,却仍有人想要续写着“好龙”的故事。有的人做“叶公”做到了很失败,因为经历那次龙的拜访之后,照片啊~~诗啊~~歌曲啊~~已经没什么用了,“龙”在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叶公的“好”不是停留在嘴巴上以前,是懒得去理“叶公”了的。而“叶公”之所以被称为“叶公”,因为他(她)就是“叶公”,他没得变了,所以“叶公好龙”的故事是没有续集的。“叶公好龙”的现实版故事因为太多了,在不断地被演绎和诠释着。太司空见惯,内涵的东西又太沉重,因而不再有幽默感,成年人是再也笑不出来了的。
记住了,兄弟嘢~~这是您文哥说的:“如果不是双方的爱恋行为,您动什么也别动感情,谁动得多,谁就死得惨!……其他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骗人的!像许三多说的,叫做‘没意义’。”
人性的自私是与生俱来的,人跟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对这种自私性的放大和缩小。客观地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纯冷血的人,这也是我们唯一能够为自己的付出聊以自慰的地方。每一个人都有他(她)动情的时候,只不过,有的人是以情对情,发乎于情而用于情;而有的人是则先以金钱选人,再动之以真情。所以,真的~~您别只顾了傻不拉叽地掉眼泪~~~
您真的是走运了,正好登陆我的博客并看了这篇博文,一般人我是不告诉他(她)的。爱一个人以前,一定要睁大了自己的眼睛,看清楚了~要得到真正永久的爱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公平!爱情只是一个童话,可以去理解他(她)为什么这么做,不怪他(她),但永远也无法原谅和接受。
唱高调只会让自己更加地不开心,所以现实一点吧~~放弃是一个很痛苦的,很煎熬的过程,但你常常会别无选择的。她对你笑过,也为你哭过,……但时过境迁了,这些东西都不是你现在需要去考虑的了。你唯一必须要确信的是,她为另一个男人所笑的,所哭的……比跟你要多得多,付出得更加地全方位,更加地彻底……这样子,你还会为这样的“女叶公”而感动吗?还会去爱吗?
推介本博客保留节目:杂谈随笔,影音演绎类美文大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