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之赵飞燕(外一首)

标签:
赵飞燕云梦楷体gb2312归风送远情感 |
分类: 人间花事 |
【蝶恋花】人间花事百首系列
据说飞燕是个很有心机的女人,其实与其说心机,不如说心气。因出身寒微不得不学艺的女子可能不止飞燕一人,但是一学就学到那般炉火纯青的,千载以降,也就只有她赵飞燕一人了,把舞跳到宫中的盘子上,实在难以想象她背后的辛苦和执着不移的心气。那是非人的训练才能达到的境界。
飞燕的时代,女人想要出人头地,机会并不多,要么作艺妓拼到花魁,要么进宫侍驾抢到皇后,这两者,都离不开男人的手掌心。
天生丽质固然难弃,后天训练的绝代舞技更是难舍。
好在飞燕有得天独厚的资本,笔记小说也说她很会媚惑男人的——通常情况道学家把它叫做手段,浪漫主义诗人把它称作魅力。
手段之说太多贬抑,想想看,男人又不是傻瓜,岂是一个少女的一两招手段就可以魅惑得了的?再说,飞燕最有魅力的时刻,是她专注于自己的舞蹈集中全副精力起舞的瞬间,那一刻,她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没有一丝的杂念,是纯净的精神境界给她带来炉火纯青的舞技。
纵观史上名女,那媚惑的念力都是发自骨髓,再从她身上深入浅出地散发出来,在她周围形成一种特有的温馨气氛,让异性、甚至一部分心地纯正的同性沉醉其中。
在娱乐圈里,演员们把它称作“气场”,一个演员能否“走红”,更多的取决于她(他)的“气场”,而不是姿色长相,甚至也不是他的演技。
飞燕就有这样一种“气场”吧?
那是一种贯穿于人的内在和外表的具有通感的、从心底流到眼底的、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的风调气韵,是一种凝聚着的精神力量的外在呈现。既是天份使然,更是后天修为。
那个时代,会跳《归风送远》的绝非飞燕一人,但只有飞燕把它跳到了宫中的盘子上,不全是她的过人天赋,还是她终于用努力把自己的天然节奏融于舞蹈所达到的完美境界,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魅惑手段”可以一言以蔽之的。
一首婉约词(其他的作品应该也是一样)就像一个活色生香的女人,贯通她的全部魅力,在于那种内在的精神流动,不是浓妆艳抹的表面文章,也不是七拼八凑的美容手术,更不是东改西拆的活体解剖。
韵律是从每个人的心底流向笔端的,老天不分厚薄地给了每个人与众不同的韵律密码,形成人的精神面貌和个性风采,它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固有频率。
所谓天才,只在于他能调动唤醒自身的天然节奏,并将它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所有的努力,只在于唤醒和表现这个自然的天赋。
诗是内在生命灵魂的声音,惟在一个“真”字,只要真实地恰当地表现出自己的生命节奏和生存体验,就是永远不会重复的、独特、灵动的鲜明色彩和个性风调。
我们的灵魂可能带着不完美的缺憾,圣洁的灵魂发出清澈的声音,平庸的生活照出生命的痕迹,古怪的自我唱响另类的欢歌,卑贱的欲望也还可以开出一朵奔放的“恶之花”,从美的角度来说,并无高下。
只有一个“真”字,是流淌于诗之长河里永远不变贯穿始终的主旋律。
我们只能从前人的诗中,去用心体会他们的节奏和他们表现自己节奏的传达方式,不管我们如何努力,我们也永远无法唱出他人的灵魂之歌,无法表现他人的天然节奏。
飞燕一定是找到了这个密码吧,就舞而言,她是幸运的,更是无与伦比的。
012之赵飞燕
身在环中惟一纵。
碎步湘裙,掌上风雷动。
都道君恩三日宠,凭谁怜我凌云梦。
倦了深宫轻与重。
斜倚钟声,漫把纤腰耸。
料得春来花又弄,是矜是妒随人哄。
(外一首)
龙于潜底望长天,未解人间不测渊。
此岸行空朝彼岸,哪知无雨问年年。
多谢老友eplggg留玉
掌上乾坤春一景,
香袭谁持?谁道深宫冷?
斗艳争奇谁脱颖?花红各表非天命。
西汉时风宜瘦咏。
裙袖流光,笔墨蛮腰影。
有载君臣皆酩酊,无闻粉黛悲声应。
多谢老友危阑独倚留玉
蝶恋花·赵飞燕(用梦也无声韵)
初幸汉成擒故纵。
秀丽娇容,撩帝春心动。
暂沐君恩承爱宠。
卑微抛却欢如梦。
曼妙舞姿冰洁重。
荣侍深宫,极致风情耸。
惜叹十年天意弄。
终遭贬庶平臣哄。
十年,指赵飞燕与汉成帝欢爱仅仅十年。
翩翩起舞掌上风,大侠堪怜飞壁功。
绝艺冠群碑众口,风霜砥砺一枝红。
燕啄无情消妒重,
---步韵梦也---
瘦燕随笙盘上纵。
拂柳倾情,惹得凡心动。
魅力皆因皇帝宠,归风送远昏君梦。
乱了深宫,杀气寒毛耸。
社稷江山权术弄,香消玉殒谁人哄
和梦也无声人间花事百首系列之012
瘦燕肥环凭一纵。
水色箫前,争得机心动?
三万六千朝夕宠,归风送远怀君梦。
未识深宫轻与重。
腕掌之间,妄把双肩耸。
春去秋来花不弄,苦心膏沐将谁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