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时至雨水,应是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的节气。早起观天,虽无降水迹象,倒也艳阳高照,空气清新。祈盼春归大地、春暖花开、春满人间。工作之中,井然有序 ,心情愉悦,处理完业务,闲暇,上网重温《红楼梦》。几读该书,草草而过,印象不深,少有感慨。今阅,故事甚多,选诗一首,赏之。
古人有中秋赏月的习惯,尤其是落魄书生,更喜无病呻吟。说《红楼梦》第一回,穷儒 贾雨村寄居于葫芦庙里,很得甄隐士赏识,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杏在院内掐花。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看中了自己,狂喜不禁,回到庙里就害起了单相思。中秋节那天,甄隐士备一桌酒席到葫芦庙约请贾雨村。这时,贾雨村正在回想与娇杏情景,面对倾洒的月光,欣然抒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吟罢这首诗后,感叹运不逢时,平生报负没有实现,又搔首跺脚,仰天长叹,高吟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些都被甄隐士听到了,对其大加赞誉,当然雨村也谦虚一番。后来,甄隐士把贾雨村请到家里把酒赏月吟诗作赋去了。
不说二人以后的事了,品赏一下雨村这首诗。在八月中秋的夜晚,月光如水,一个仕途渺茫的书生,被单相思折磨着,贾雨村此时还是个旅居僧房,向和尚讨粥吃的穷酸书生,所以看见个长得好看一点的丫鬟也使他动心,一厢情愿地想入非非。这时说贾雨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点都不为过。
在读这首诗时,对蟾光理解的不是很透。百度一下,相传古代月中有蟾蜍,月亮发出的光也成蟾光。很久很久以前,皇母娘娘开蟠桃会,邀请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皇母娘娘的花园内恰遇天鹅仙女,被其美丽所倾倒,大动凡心。遭天鹅仙不同意呵斥蟾蜍并把他告到皇母娘娘那里。皇母娘娘大怒,随手将常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罚其下界做癞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癞蛤蟆体内。皇母又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却了一件宝物,令癞蛤蟆磨难结束后完壁归赵,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监督。后来,历经磨难,癞蛤蟆修成正果,重回月宫,又成蟾蜍仙。在凡间蟾蜍是癞蛤蟆;在天上癞蛤蟆是蟾蜍。
读过很多歇后语,自卑的人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难以企及;守旧的人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吃白不吃;爱美的人说,癞蛤蟆想吃----痴心妄想;好奇的人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林子大什么鸟都有等等多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这是传统的理解。我觉得有理想的的人会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目标远大;有自信的人会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如果把它理解为追求人生目标,就说通了。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给人想象太多的东西。
试想,在蓝蓝的天空上,白云朵朵,一群洁白的天鹅排着人字队队形,舞动着强有力的翅膀,翱翔在苍穹之中,是多麽美呀!这时,有一只癞蛤蟆蹲在地上,骨折两腮,张着大嘴,冥思苦想怎样才能吃到天鹅肉,会让人感到一幅美好的图画被玷污,甚至作呕。一个在天上飞翔一个在地下跳跃,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如同做梦,让人笑掉大牙。也正是在这种思维教育下,很多人不想做癞蛤蟆,不思进取,墨守陈规,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循规蹈矩的活着。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好像孩子写的,说一个癞蛤蟆想到天上去,他把这个想法刻到石崖上。许多鸟儿飞过时看到这句话都觉得可笑,可天鹅飞过时,看到癞蛤蟆有这种心愿,决定帮他。天鹅说“你不要说话,用嘴咬住篮子上的枝条,我带你上蓝天。”癞蛤蟆答应了,咬着篮子的枝条上了蓝天。天空晴朗,很美很美,癞蛤蟆闭着眼睛享受着白云的轻抚,飞了一段时间,天鹅对癞蛤蟆说“要到天顶,千万不要说话。”癞蛤蟆睁开眼点了点头,看着天鹅强健的翅膀,发达的胸肌,他想起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故事,天鹅肉一定好吃,不由自主的说“我想吃天鹅肉,”于是,癞蛤蟆从很高的天空摔下来,摔得粉身碎骨。癞蛤蟆本来上天之愿已了,不应再生吃天鹅肉的贪念,落得如此下场。
拿破仑有这样一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我们可不以说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不是好癞蛤蟆,当然可以。人有人的理想,癞蛤蟆有癞蛤蟆的志向。癞蛤蟆为什么要吃天鹅肉,因为这种想法是他的目标理想。试问,哪一个成功人士不是在从一个理想一个目标开始的,最终获得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每个人都是“癞蛤蟆”,时刻想着吃天鹅肉,想要吃天鹅肉,就必须去努力去奋斗。
在当今社会,对认知要多向思维,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贾雨村在写这首诗时,他就是癞蛤蟆,娇杏是天鹅。后来,贾雨村中举,天鹅变回丫鬟。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转换,没有什么不可改变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