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

(2009-06-17 08:25:00)
标签:

述职报告

教育

分类: 教育杂谈

         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

                 ----2008-2009年度述职报告 

                          徐庆捷    

 

    春秋更迭中,又一年度在繁忙工作中随逝而去。伏案回眸,却又觉过去的一年着实不同,在过去的一年里,在自己的岗位上学习、思考、进取,将全部的身心与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酸甜苦辣,一应俱全。我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家对我的关心、支持、帮助和宽容,每想至此,我的内心都涌动着一股暖流。

  总结一年来的副校长任职情况,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加以梳理、盘点和反思。力求在梳理中发现不足,在盘点中找出差距,在反思中谋求新的增长点。这既是一种自我激励和加压,也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更是接受领导指导,全体老师帮助的极好机会。现就我一年来做的工作,向在场的领导和老师们汇报,恭请大家指正。

  一、在学习中,思索前行
  

  去年的9月,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做了八年的德育主任转变为做教学管理工作。我深知,要想成为教学管理的明白人,内行人,就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新教育思想,新观念,特别是新课程理论与教学管理的理论。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管理水平。一年来我坚持向书本学习,阅读了大量的教学书籍,提升自己的教学管理艺术。时刻紧跟教育发展形势,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及时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掌握教育的动态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并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近80篇教学所思所感。无论再忙,我始终坚持读书学习。读书、思考、写作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习惯。坚持向同行学习,多次与教研组长与教师交流沟通,探索教学方面的问题,虚心向别的学校的副校长学习,探讨教学管理艺术,收益匪浅。坚持向课堂学习。坚持每天听课要,及时了解教学第一线的情况。  

2、加强学习,准确把握角色位置。在学习中,我知道了副校长不仅是职务,更是一种职业,它要求我必须具备这个职业所需要的一切素质。作为副校长,应该是校长教学决策的参谋者,是学校教学行为的指导者。我对自己分管的工作高度负责,身体力行,不敷衍,不打折,不畏首畏尾。大胆工作,勇于创新。处理问题果敢、坚决,尽量处理好自己分管工作中的问题,不把矛盾上交。作为校长的助手,工作上积极配合,人格上充分尊重,思想上主动沟通。对群众,我热切关注,真诚爱护,用心帮助,不断激励。
     学习就像爬山,爬上这一座山头,还有另一座更高的山,永无终点。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在头脑充盈的同时,我更加感受到了教育理论知识的宝贵,因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是坚实的。在如饥似渴的访学中,我日益体悟到了教育事业之于民族、国家的神圣和崇高,她激励着我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以更丰实的理论架构和更坚实的大局观驾驭工作,做好工作,以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和有差异地发展。
 

 二、在思索中,实践前行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发展,关注未来”的教育思想。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人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如果说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那么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目的。学生的发展依赖于教师的发展。
  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一年来,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主要着力做好了几方面工作:
  1加强教学管理,从细节抓起,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绩。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我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努力以新课程理念来推进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常规管理不放松。在常规管理上主要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抓好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组织教学处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与年度考核挂钩。教师教案由教导处审阅、签字,每月检查一次;同时还检查教学进度和学生作业批阅情况,对检查结果及时向教师反馈,以利教师改进和纠正。建立随堂听课制度和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动态地了解课堂教学和学科质量情况。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加强学校教学研究,提高学校科研能力,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教育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要。一年来在教育科研上取得一定收获,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实践,如组织了课本剧与小品创作与展演活动,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并受到课题组和市教研员的好评,在全市教研活动中向全市教师做了汇报表演,殷小梅代表语文组做了大会经验介绍,效果明显。学校参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管理研究》,这个课题是大连“十一五”高中课程改革的研究项目之一。此项目按市教育局高中改革项目工作意见要求,由我校与大连八中、十一中三校组成项目研究组共同承担。项目研究组本着为项目负责、为课程改革负责的原则,在新课程实施中积极工作、大胆尝试,对新课程推进中如何实施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这一课题进行了认真而深入地探究与实践。在研究中,三校项目组成员既保持着目标的一致性,又紧紧贴近本校的实际情况;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定期保持着工作联系,互相交流信息,共同调整内容和方式,使项目研究工作在课改实践中得到了实实在在地推进,保证了我们项目研究成果的取得。

在校内,全校教师都动起来,共同研究好一个课题:科学教学,提高课堂45分钟效益。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课题我们分两步进行研究:第一步是有效教学的研究,组织教研组长多次交流探讨达成共识,统一思想,分学科分课型进行研究,每周都有研究的重点,过程坚实,每周一教研组长会上大家汇报研究过程,交流研究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用实践去检验研究成果,全校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有效的提高教师的研究热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这些课题研究,引导课题组人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探讨和解决一些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3加强校本培训,努力按新课标要求建设一支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一年来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契机,带动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26—30岁的教师有15人,31――35岁的教师有32人,36――40岁的教师有26人,本学期向全校教师下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问卷》,并写出了调研报告。结合教师存在的问题,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倡导自主发展,科学具体的教师生涯规划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保证。现如今大部分研究都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为教师安排学习内容,制定考核标准进行考核,使很多老师都在被动接受着学习,没做到因人而宜,制定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个人目标,这对教师的终身发展是有着不良影响的。“凡事预则立”,而且教师因根据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学会制定科学的目标。不能人云亦云。以保证少走弯路,快速发展。帮助教师明确自身的地位、价值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的可能性。便于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出科学的教师发展目标体系。在此目标体系的引导下,教师建构个人年度成长目标。

2)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体系。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专家的智慧引领、同事的合作互助,应势而生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加油站。我校成立青年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制定教师培训年度计划。一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研组建设,充分限挥教研组的教、研、训一体化,重视组本培训。每月各组设置一个重点研究问题,利用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时间一同来思考,发挥教研组教研共同体,同伴互助的作用。

(3)搭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交流平台。一年来,我们继续坚持开展“经验共分享活动,”坚持搞好随机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优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研究课,本学期扎实开展“读好书,明观点,勤反思”活动。努力将科研深入到教学活动中,把握教改方向,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三、在实践中,反思前行。

 

一年来,无论作为教师、党员还是管理者,我都力求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但仍存在一些下足:

1、领导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努力提高个人修养,提高领导艺术水平,合理安排工作,尽量为
老师们营造愉悦的工作环境。

   伏案回眸,一年工作有得有失。工作中的历练成长,使我信心倍增;同志们的关爱信任,使我备受鼓舞。我校教师独有的那种自强不息、永不言败、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一直养育着我、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在此,我真诚地向大家道一声:“谢谢你们”。

  学校的培养造就了我,光辉的事业感召着我,正是在这种无悔的投入和全心的付出中,我和三十六中一起成长,相伴共存。戴高乐将军曾经说过“我嫁给了法兰西”,这也正是我与36中荣辱与共的心境的写照;上千年前,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的阿波罗神谕就告诫过我们:“认识你自己!”哲人的这句话一直警醒着我在矢志进取中正视不足,砥节砺行:创新领导理念,不断提高处理解决问题的技巧、完善科学的领导艺术,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克服由于工作头绪多而偶而表现出的急躁情绪,对分管工作周密思考,精心安排,加强指导,使动机和效果完美统一。今后我将着力改善这两方面,以期在协助校长把握工作大局、坚持发展的同时,更圆满地做实、做细、做精学校各项工作。

  以上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