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语言的翅膀
(2011-11-30 08:24:36)
标签:
雨兰散文随笔做梦的树乘着语言的翅膀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书评·书话 |
几年前写的,修改稿。
乘着语言的翅膀
雨兰
这几年一直想着为孩子们写点什么,尤其是随着宝贝女儿一天一天的长大,一天一天变得可爱、乖巧,这种想法就变得越来越强烈起来。
那就写些诗吧,为我们的可爱的孩子们写些儿童诗吧。因为,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最偏爱、最割舍不下的体裁就是诗歌。更重要的是,觉得能为孩子们写些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实在是一项“美丽的工程”、“幸福的工程”,也是一项“母爱工程”。这是我写儿童诗集《做梦的树》的缘起与初衷。
其实,在陪伴女儿、照顾女儿、和女儿一起慢慢成长的这几年,不用刻意去改变,我写作的诗歌就已经沾染上了儿童的、本真的、新鲜的风调。我和女儿在一起玩耍、嬉戏、做游戏,看儿童绘本,唱儿歌,看动画片,感受着童心,体味着童趣;我带着女儿亲近大地、草木、河流、山川,听风声,看花开,数星星,看云,看月亮……涤荡心灵,润泽魂魄,做自然的赤子,大地的婴儿,仿佛穿越时光隧道,重返童年;逛书店,也总是不自觉地往儿童文学书架前跑,不管女儿能看懂多少,总会要带回几本儿童小说才甘心。当然,书买回家去,自己先一饱眼福,阅读了大量经典的儿童小说,像《吹小号的天鹅》、《时代广场的蟋蟀》、《兔子坡》、《幸福来临时》、《芒果街上的小屋》……我等于让自己和女儿一起又过了几年的童年时光。这些,也都是我之所以能一首又一首地写出儿童诗的不可或缺的生活感受与积累。
这几年,我觉得我能够创作出这么多富有童趣童真的儿童诗,实在是首先应该感谢我的女儿。是女儿的一颗天真澄澈的童心,是女儿那充满童真的“妙语”,是女儿的一句句稚言趣语,启迪了我的诗思,引发了我写作儿童诗的诗情,给了我写作的灵感。我的许多儿童诗就是由于女儿充满童真的话而引发、创作出来的。比如,那首《黄昏停车场》,我一直自认为写得很美很有意味:四月的黄昏/缓缓地降落/一辆接着一辆/这金属的美丽的甲克虫/缓缓地疲惫地爬回了/她们的家。其实这首诗就是因为在一个黄昏和女儿乘公共汽车时,女儿看到一个停车场后说的一句话“妈妈,看,汽车的家”而引发了我的灵感即兴构思创作出来的;那首《小草在理发》,就是因为有一次带女儿去附近的广场玩时,她看见工人叔叔正用剪草机剪草,便告诉我说,妈妈,快看,小草在理发;那首《影子》,是在晚上拉着女儿的小手散步时因女儿的一句话而构思创作出来的;那首《瀑布》……因为这,我觉得这些诗在发表时,仅仅署上我一个人的名字,感到很不好意思,仿佛是我剽窃了独占了女儿的童心慧语:这些诗歌应该是女儿和我合作的呀!女儿那充满了诗味的稚言妙语,只不过是借我的笔表达出来而已。
小小的女儿不仅常说些“奇言妙语”,还很爱画画,很有绘画天赋,那稚拙可爱的线条,那充满童趣富有想象力的画面,也常常给我写作儿童诗的灵感与启迪。那首《一只袋鼠走在春天里》,就是被女儿的一幅儿童画所打动。画面上,那只怀抱着小袋鼠宝贝走在春天的草径上的袋鼠,那些远远地笑着的春山,那只翘首张望的小蚂蚁,都是那么可爱,那么充满了成年人意想不到的童心童趣。于是,我看到后即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一只袋鼠/轻轻地走在春天里/怀中睡着她心爱的宝贝/温暖的风/吻着她的面颊/美丽的小鸟/唱着快乐的歌儿/一只蚂蚁/默默地向她颔首致意/一只袋鼠走在春天里/怀中
那首《我们来了》,就取意于女儿三岁时所画并获得过一次儿童画大奖赛二等奖的一幅画,那首《幸福的女孩》也因女儿的一幅画所引发,还有那首《秋天》、《大树张开绿色的翅膀》等等。
女儿的童言稚语,随时都会从她的小嘴巴里冒出来,为了及时记下来,等有时间了再加工成可爱的童诗,我也颇费了好多心思呢。如果是在家里倒好说,我裁剪了好多空白小纸片,分别放在床头、沙发、餐桌等地方,还可以记在报纸、书的空白页上,可是如果是在公园里、在公交车上就不那么方便了,后来我发现可以存在手机短信息的草稿箱里,为此小发现,心里还偷偷得意了好几天。
说起儿童诗的写作,我还要说到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感谢他,亲爱的法布尔先生,他的精美散文不仅给了心灵与精神的愉悦,对我的诗歌写作而言,《昆虫记》实在是一个里程碑。一个重要的标识。《昆虫记》,这套十卷本计万字的美书,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慢慢地、欣悦地读完。整个阅读过程,我是在愉悦的享受中进行的,而且,我还为我的享受设置了限度,每天看那么几十页。每天,我心情美好地阅读着,偶尔,闭上眼睛,想象,品味,感受……是的,我得感谢《昆虫记》,感谢法布尔,他给了我另一种视角,其实他也是给了我另一种立场,另一种观照。我感觉,它推开了我生命中的另一扇门,一扇隐秘的门,一扇可爱的门。它开启了我之后诗歌写作的生命烛照之门。
我对儿童诗的理解是,儿童诗不是儿歌童谣,既要写得富有童心童趣、简洁简练、明白如话,还要新奇新鲜、生动含蓄、优美,更要有一点点的意味,一点点的思想在里面藏着,小孩子能看得懂,并有所思有所悟,大人看了也能会心一笑。真正写好、把握好儿童诗也不容易。比如我写《龙龙睡觉》一诗:
在东莞打工的爸爸买的玩具熊
放在外面
当爸爸
在济南打工的妈妈买的兔乖乖
放在里面
当妈妈
他是爸爸妈妈的宝贝
当然要把自己
放在床的中间
如果,他睡不着
就让外面的大灰熊亲一下他的右脸蛋
然后让里面的兔乖乖亲一下他的左脸蛋
如果,他还是睡不着
他就让大灰熊亲兔乖乖
小声地说,龙龙都九岁了,你们还抱在一块
爸爸妈妈,你们羞不羞,羞不羞……
他自己说着说着
眼睛里的泪水也掺和进来
“咳,咳,龙龙乖,龙龙不哭
千万不能哭出声来吵醒隔壁的奶奶
让她知道龙龙又在想远方打工的爸爸妈妈……”
他自己小声地安慰自己,越着急,眼泪流得越快
“儿哎,儿哎,要是你的腿真没了
娘也不活了……龙龙该怎么办?……
隔壁,不知是奶奶做了噩梦发出惊恐的呓语
还是她清醒之后的叹息?
乡村的夜晚,月亮
依然是又大、又圆
又美、又亮,又美又亮
这是一首表现农村留守儿童的诗歌,我用了纯白描,冷静客观叙述,通过细节去表现,童趣展开,对话或者说独白深入,最后一节,写景,反衬、渲染。初稿是几分钟内写成的,突然来的灵感,很快,而以后的两天内,我却都在考虑怎样修改。当时,写完后给已经上小学的女儿读了一遍,她只听出了儿童趣味,说,她小时候也这么做过。可是我为什么交代、强调大灰熊是爸爸、广东买的?兔乖乖是妈妈、济南买的?是为了暗示这两个地方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女儿经我解释后才若有所思。看来是我交代的不够清楚,只好再修改添加。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添加了倒数第三节,主人公龙龙,一个9岁,懂事,渴望爸爸妈妈的爱的农村小男孩的形象就饱满起来。但是,我感觉还不够,添加倒数第二节,隔壁奶奶的独白,交代的有些模糊,正好留有想象空间,只是奶奶,那么,爷爷呢,也去打工了?或者去世了,那就是龙龙与奶奶两个老弱幼相依为命?还是,奶奶是清醒的,打工的爸爸在外面出了事,瞒着龙龙?经过反复考虑,我又添加最后一节,写景,反衬,月亮的又大又圆、又美又亮照着苦难的人间。再通读全诗,感觉这才圆满。
女诗人杨如雪读了我贴在博客上的儿童诗后,给我留言:多为孩子写,童诗是老师。是的,我写,我不停地写,揣着一颗温暖的母亲的心写,含着美丽的星光写,噙着温暖的春风写,听着蟋蟀弹奏的新曲写……几年下来,便有了这本薄薄的童诗集子《做梦的树》。这本集子对我来说,不是一个结束,只是一个美丽的开始,因为我已深深喜欢上儿童文学这片干净、澄澈的园地,以后,我会写出更美好的富有自己特色和情味的儿童诗,我也还会把自己的笔触伸向童话、故事、儿童小说的创作,为我们亲爱的孩子们写出美丽、干净的文字,为我们的儿童文学献上一颗温柔的母亲的心。
“每一首好诗都会在我们认知世界的天平上,在称量死水与活水的天平上增加一个小小的、珍贵的砝码”。苏联伟大的文学家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这样说过。
我不敢说自己写下的这些儿童诗就是好诗,但我可以自信地说我写下的诗都是流溢着真情的诗,它们是叙写一颗真诚的心灵和纯粹的情感的珍贵的砝码。
写作这些儿童诗,也让我学会以一颗天真的童心去体悟、去思索,以一双好奇的童眸去观察、去发现。因此,我也真诚地希望,我的儿童诗能够给我们的孩子一点美感,一点启示,一点思索。因此,我也想告诉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让孩子们多读些诗吧,多读些好的优美的诗吧。
让我们的孩子多读些诗吧。
那么,诗歌是什么呢?我想告诉给孩子们的是:诗歌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就是人们进行劳作的伴奏,是劳作者的精神舞蹈;诗歌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享誉世界的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所说的,诗是语言的飞翔,一首诗是节奏的语言。
让我们的孩子多读些诗吧。因为,关于文字,西人有所谓语言呼吸论,他们说,好文字当能令读者与语句之间自如呼吸。关于吟诵诗歌,有人说在诗歌创作和欣赏中,吟诵是构成审美创作和接受的重要因素。吟诵可激发诗情,吟诵又可诱发想象,吟诵有利于检验和锤炼诗歌,吟诵还有助于品尝诗味把握诗歌意境。
让我们的孩子们读诗、爱诗、欣赏诗,并不是想让孩子们都能成为诗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对诗歌语言的感受和审美能力,才是重要的。诗歌是感性的,诗歌的语言是富有弹性、节奏、跳跃性、想象力等特色的;让孩子们多读些诗,可以让他们在作文的写作中,语言灵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可以让他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让他们能乘着语言的美丽翅膀,快乐地、自由自在地飞翔;可以让他们……
帕斯还说过,诗人涉及的一切都插满了翅膀,他的诗是文字的飞行,迎着阳光开路。
乘着语言的美丽翅膀,快乐地、自由自在地飞翔,那飞翔也将会是曼妙的、幸福的、飞向心中的光明与温暖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