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书之乐乐何如
(2010-08-24 12:52:10)
标签:
散文读书四季朱熹翁森校园雨兰博客杂谈 |
分类: 作品发表一览 |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读书之乐乐何如?读书之乐乐在书当快意读易尽的痛快与遗憾。少年时条件匮乏,读到的书特别有限,碰到一本好书时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美书到手彻夜阅读的那种激昂,快要读完时那种对书的恋恋不舍……现在想来感觉依然美好。那时,虽然常有书当快意读易尽之憾,当然,也享尽了书当快意的畅快的读书滋味。
读书之乐乐何如?读书之乐乐在会心。这几年越来越觉得陶渊明关于读书的“会心说”的亲切可爱与美妙处,这种会心之美妙,也只有热爱读书、享受阅读的快乐、深悟读书情味的人才体味得到吧。菩提拈花一笑,是会心。读到好诗好句,常有一种感觉,仿佛看到自己心灵的微笑,是会心。读一本书,读得细致,读得缓慢,读得从容淡定;读一本书,读出滋味、情味、意味……满心里欣悦,是舒畅,也是会心。
读书之乐乐何如?读书之乐乐在忘我、忘情。像明末杰出的思想家、诗人李贽在他的《焚书卷六·读书乐并引》里所描绘的:“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已呼呵……”这种情景多么激动人心呵,相信很多忘情于书的朋友,都曾有过这种切身的体验。现在还记得,在我读小学时,第一次在外祖父家读到《西游记》,激动不已,捧着书本从下午读到天黑,晚饭在院子里吃,我还一边抱着碗一边看着书,那真是废寝忘食、如痴如醉。
读书之乐乐何如?读书之乐乐在灵魂相通。也是读书的一种至境。孔子读《诗经》即是。《论语》中多次记述孔子对《诗经》的评说,如“《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等。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读《诗经》,爱《诗经》,评《诗经》,但读得《诗经》里烂漫滋味、情味、意味和通透境界的鲜有几人。有谁对《诗经》的评读超过夫子“思无邪”这三个字的含蕴与境界?难怪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如此评叹:“孔子论诗是千古无两。唯孔子以他底理境,去融会三百篇的理境。唯三百篇诗是具有理境的诗,才能引发孔子的理境,这两方面的条件,缺一不行。”由此,可见孔子与《诗经》,互为知音。读一本书读到夫子的境界,也是大不易。而能到此至善至美的境界,也是书与人两幸甚。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这是《增广贤文》里的一句话,据说乾隆皇帝书房中挂的一副对联,联语即是此句。看来这位饱读诗书的风雅皇帝,是深谙读书之三昧的。也是,一本好书在手,足以让人神闲气定,富比王侯。毕竟,皇帝们忙,家国大事,日理万机;平民百姓们,当然也忙,要忙于养家糊口讨生计。如此,能够有时间安安静静地读书,当然是心灵的大富大贵了。
感谢书,给了我一个又丰富又美妙的世界。书,不仅滋养着我的心灵,还滋养着我的情性,它们让我的内心越来越明亮,也越来越广阔、深厚。
读书之乐乐何如?依我看,比之于读书之乐,此生实在是无它乐何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