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2019-04-16 13:18:23)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本文作者 | 晚睡


01


3岁童模妞妞被亲妈踹踢事件持续发酵,最终引发了全社会对整个童模生存状态的关注。


  https://v.qq.com/x/page/e0861awqfme.html        视频网址连接

目前在童装之乡织里的童装拍摄基地已经是风声鹤唳,商家十分警惕外来陌生人,不允许带手机进入,大量童模已撤出拍摄。


由一个突发事件引发对一个行业的整肃,这几乎快成了常态。如果不是妞妞妈那一脚揭开了童模行业的潜规则,我们都以为漂亮的小模特们为童装做宣传,是个光鲜体面快乐的工作,摆摆POSE,露出甜美的笑容,然后就搞定了。


事实并非如此,这个是一个高强度高压力环境差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但投入少,回报十分丰厚,一套衣服100,熟练的童模一小时可以拍16件,如果一天拍100件,日薪就可以达到一万。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有网友爆料曾经目睹妞妞被打,还爆料了妞妞的日收入。


孩子一旦被选中就成了“摇钱树”,他们的父母往往辞职做孩子的全职经纪人,给孩子安排满负荷的工作,抢在他们长大之前,多赚一点钱。


孩子小,耐心差,不听话,不愿意配合摄影师怎么办?开始是哄、逗,急了就是恐吓、动手、殴打,软硬兼施。


在拍摄基地,有妞妞这种遭遇的孩子并不少见,比如有人见过一名7岁左右的男孩不配合摄影师,被她妈妈揪着领子拖向远处打了几下脑袋。


童装拍摄基地的主管也表示,“所谓的打,其实就像孩子不好好学习,或者不听话,家长教训几下而已。”她见多了因为小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为控制小孩顺利拍摄,父母虐打儿童的情形,都已经麻木不仁。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妞妞妈更是屡次动手,视频中她踢妞妞的那一脚显得业务纯熟,一般这么打孩子的人,都是惯犯——动手是一件容易上瘾的事情,一旦上瘾,凡遇问题,必定手痒。


这件事本来不会发酵到这种程度,她妈妈发了声明,也接受了采访,但她一直在辩解,自己很爱孩子,打孩子是完全是偶发事件,因为当时因为天快黑了,怕孩子跑上马路,为了她的安全才踹了那一脚。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妞妞妈在事后发的道歉声明。


她家里不是靠妞妞来养活,丈夫有工作的,自己踢的时候虽然动作上看起来很用力,但实际上并不疼,而且女儿也没有哭。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然后她的言论不断被事实推翻,当时妞妞面对着墙,正在轻轻把篮子放下,完全没有要跑的动作,她踢孩子时嘴里说的是“我拍照的时候别惹我”之类的,根本与安全无关。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当时的实际情况。


她之前用衣架恐吓妞妞的照片也被曝出,还有陌生摄影师证明她一贯都是这么粗暴。有一次,拍照时妞妞已经很疲惫了,有点驼背,影响拍摄效果,妞妞妈把女儿拉过去,在后背上用拳头咚咚咚狠狠打了几下,现场的人都惊呆了。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网友拍到过的妞妞妈用衣架打妞妞。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摄影师的相关爆料


还有别的视频可证明,妞妞看见妈妈一抬手,马上做出躲避的姿态,很明显是平时被打习惯了。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妞妞妈之前在朋友圈写过:“妞妞曾经4天拍了400件衣服,平均每天拍100件,最多的一天拍了119件。”这样算下来,就算5分钟一件,年仅3岁的妞妞一天工作接近10小时,能为家里最少赚4万块。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之前也有电商平台的人说提醒过妞妞妈孩子的接单量超过孩子的应付能力。


要说妞妞妈的那一脚真把孩子踢坏了,这也不客观。但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赚到比成年人更多的钱,却没有享受到与之相配的待遇——就算是成年人,达到日薪1万元,家人也会高看一眼吧,她的妈妈却觉得她太懒,太不听话。


妞妞妈接受记者采访时,委屈得不行,觉得自己被冤枉了,被网络暴力了,但你再委屈还能有那个三岁就开始大笔赚钱,干着堪比成年人的高强度工作,却连点淘气都不被宽容的孩子更委屈吗?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妞妞妈东扯西拉,顾左右而言他,却怎么都不肯干脆地说一句,“是,是我脾气太坏才会打孩子,我错了。”


让你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02


在妞妞被打这件事中,我觉得更可怕的是很多网友留言替妞妞妈辩护:


“我平时打孩子比这还狠呢,不听话不打能行吗,这种程度的打骂完全没有必要引起这样的关注。


“我小时候也是被父母这么打的,都是为我好,又打不坏。


“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说都不听,当然忍不住动手了。


“有谁理解父母呢,家长也有苦衷,自己带孩子特别累,她一闹,只能打了。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还有些网友反对妞妞妈,并不是反对她打孩子,“要是孩子不听话或者不好好学习打也就打了,可是孩子现在在工作啊”,言外之意,坏孩子可以打,但能赚钱的孩子是好孩子,不应该打。


可见“孩子是自己的,可以打”这种观念是如此的深入人心,大家的争论点顶多在于“什么时候应该打,什么时候不应该打”。


我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无论什么时候,打孩子都是不对的!


教不会功课打孩子,是自己无能;情绪不好打孩子,是修养差;因为不听话打孩子,是强权思想。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有什么值得开脱的?


打孩子,就算不疼,就算打不坏,可那种屈辱,蒙头转向,大巴掌就来了,用暴力对一个人尊严进行的践踏,是非常受辱的感觉。孩子接受这一切,不过是暂时弱小,“因为我打不过你,我得靠你养活,我就必须忍下来。”


女作家毕淑敏曾经写过这样一件事,她说自己从来没有打过人,女儿在一边突然说了,“妈妈,你打过我,不止一次的打过我。”——原来打孩子,在她的心目中不算打“人”,所以完全不在她的记忆中存在。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是,我不是生活在一个理想国度,我知道,中国很多父母都打孩子,我也打过,不多,有三四次,虽然从没有打过脸,也推过、踢过。


但我知道那是错的,那是不对的,我从不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我很羞愧。


每次打他,都不是他错误最严重,都是我自己心情最不好耐心最差的时候。我反思,我怎么不敢打别人呢,我怎么见他火就来了呢?


第一是委屈,觉得我花了这么多钱、付出这么多辛苦养你,你居然还不听话,当时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二是安全,打谁人家都可能揍你,只有打孩子是安全的,还能打着我是为你好的名目,施暴了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不至于内心有犯罪感。


我剖析我自己的内心,我看到了作为父母的那点小猫腻、小龌龊。我惊悚地发现,对强权的厌恶和对它的依赖竟然是一体的。


我被自己的父母打过,我恨暴力,也恨暴力带来的伤害、屈辱和不安全感,但稍不留神,我就会让父母的错误在我身上重演。


从他进入青春期,我再也没动过手,而且道歉过无数次,“妈妈错了,不应该打你”,儿子倒是宽宏大量,“我都忘了。”


你道歉了,他可能会忘掉,但你要是不道歉,这些东西就是漫天遍野撒下的草籽,落在什么地方都会发芽,落在眼睛里、心里,长出杂草,直至刺穿血脉,汩汩流血。


父母也是人,当然会犯错,犯了错,就要认,道个歉,这有什么难的,有什么不应该的?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03


王朔的小说《看上去很美》,写的就是他的童年经历。他生下来就被送到保育院,远离父母和家人,每两周才能回家一次,对于父母的关爱,他十分生疏。


那时父母都打孩子,经常会有孩子狼哭鬼嚎地从各自的家里窜出来,没有人阻挡,都觉得这是正常现象。某些脾气爆的家长不仅打自己孩子,看见别人家孩子淘气也会捎带手打一下。


小孩们在院子里玩,只要见到各自的父亲回来就魂飞魄散地往回跑,因为超过时间就会挨揍,“小孩们一起玩时也互相帮着瞭望,看见谁的父亲正往家走就提醒这孩子赶紧撤。”


他父亲是搞情报的,神出鬼没,有时候正玩得高兴,身后突然传来怒吼声,“王宇王朔”,那喊声真能叫人全身血液凝固。


长大后他在餐厅听到有人怒喊一声“王朔”,几乎昏过去,后来才发现是后厨喊端盘子的“王师傅”,连起来变成了“王朔”。这辈子他都听不得别人喊“王师傅”,听到就头皮发紧——这是多大的心理阴影。


他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对院子里的所谓坏孩子一点好脸色都没有,唯恐人家把自己家儿子带坏了,孩子叫他叔叔,他态度十分恶劣,甚至破口大骂。“那样的粗暴,针对一个小孩的笑脸,是我小时候觉得最没面子的几件事之一。”从此后,他对父亲的尊重少了很多。


长大了之后,他父亲突然忘了这段历史,坚持不肯承认自己打过孩子,“他记得的都是如何苦口婆心地感化我和娇惯我——有人向自己的孩子一天到晚检讨的吗?中国道德最核心的灌输就是要学会感恩,但是,是有了,非呢?”


他的母亲年轻时永远忙着工作,不管孩子,却一直觉得和王朔感情生疏是因为他忘恩负义,不忠不孝,“一番辛苦养了个白眼狼”。


到王朔40多岁时母亲还是喜欢干涉他的生活,张口闭口就是“我都是为你好”,王朔每次和母亲吵架都会很失态,“一家人谁对谁真抱有坏心想害人?嘴上不好就是不好,就是全部,不要再给我提好心这两个字!”


每次和母亲吵完,他就后悔,觉得自己简直不是人,但“她就不能招我,一招我我就特别歹毒……她是特别能激起我恶的一面的那种人。”


3岁童模被亲妈踢踹后的反思:让中国父母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

这是很多内心留存童年伤痛的人的通病,想要和父母靠近、和解,却又总是互相伤害。父母无数次的令他失望,他对父母有着潜在的怨恨,“你过去不当回事,独来独往,不可能今天想要儿子了,就来一个儿子……”


王朔在《致女儿书》中对女儿总结过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某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难过,是因为知道今生再没有更多时光用来浪费,大家都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难过,是因为同情他们的命运,也悲哀自己的处境。


他的父母始终不肯改变、道歉,所以他们的关系一直停留在原地。


倪匡说过,中国父母是最不能讲理的父母。他们不喜欢讲理,更不喜欢认错。


你和他们是对错,他们说恩情;你和他们说心事,他们和你说恩情;你和他们说恩怨,他们还是和你说恩情。“为什么你不记得那些好的,却偏要记得那些坏的呢?”


这等于是彻底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渠道堵死了,永远认为自己没错的父母,最终收获的,都是与子女之间或深或浅的隔阂与积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在成年后无法和父母保持良好关系的人,其实都是一些固执地等待着父母认错的孩子。



上文:《都挺好》结束后才发现的真相:婚姻的最高境界,就这两个字

推荐:女研究生撒泼式维权大获全胜:愿你能当文明人,也能做泼妇


- END -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晚睡,作家、情感咨询师,一枚斜杠中年码字工,喜好解读复杂情感迷局,关注女性独立与成长,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