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代需要更多暖男

(2015-01-12 09:59:54)
标签:

情感

暖男

女人

爱情

时代需要更多暖男

在对暖男一片赞誉声,需求量不断增大的今天,有些男人却坐不住了。作家冯唐前几天写了一篇《自己穿暖和才是真暖》的文章,将当下流行的暖男现象很是酸爽了一顿。

他说自己之前并不懂暖男为何物,经过向周边的朋友咨询,以及查询百度百科,终于搞明白了暖男指的是这样一类男人:“智商、情商、能力、体力、外貌、资产平平或者偏下,但是够闲、够贱、够耐心、够热爱琐事。”他觉得暖男就是为女人身上“愁、恋、病”的三大弱点应运而生的,“暖男的好处也常常在她们的愁中、恋中、病中充分体现。”

冯唐认为暖男只是一味的在应和女人的需求而毫无建树,愁的时候解闷,恋的时候起腻,病的时候抚慰,不止虚空,而且“这是病,这得治。”他预言了和暖男在一起的两种下场,一种是如果成为最亲近的男性朋友,那么他们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长期的作用往往是把你坠得越来越低,让你成为更差的你。” 另外一种是如果不幸结了婚,“你在结婚之后很可能会发现,这个暖男其实是猥琐男变的。”因为冯唐相信,女人选择暖男不是出于爱,“基础内核不是相互的贪恋”,所以男人得手之后一定会变脸。

这篇文章流行甚广,很多女性点赞。但我只觉得悲哀。冯唐对暖男的鄙夷之情渗透纸面,扑面而来,是基于一个作家的观点,也是一个男人的立场。就冯唐话里话外对暖男这个挤兑劲,除了表现出他对暖男的不屑,还有一件事也暴露无遗,那就是冯唐自己肯定不是一个暖男,也根本不愿意做一个暖男。

不做暖男,是冯唐个人的价值观,也是冯唐前一段婚姻的模式。冯唐的老婆是他同学,他在自己的文中评价过老婆,“她是典型的现代女性,很独立,很强大,能抓得往事情的重点,办事能力极强,我让人替我做事,只有两个人能让我放心,一个是我妈,一个是她。女人做事利落,也是一种性感。”别人眼中他老婆也是如此,“短头发,风风火火,爽朗健谈,办事干脆,心胸宽大。性格颇象男孩子。”

这样的老婆很符合冯唐的择偶观,他理想中的老婆就是“要独立,就是说她有她的事,我有我的事,两个人能一块就一块,不在一块各忙各的事,不用操太多心。”他老婆做到了,结婚七年,他满天飞,连电话都没时间打,“我老婆基本适应了,有她自己的生活,有她自己的乐子。”他很庆幸,“她的心相对不是那么敏感脆弱,这对女人来说是好事。”

这不仅是对女人是好事,关键是对冯唐来说是好事。女人不黏不腻,不需要男人给多少温暖就能茁壮的活着,太省心了。冯唐的绯闻女友柴静曾经以蘸满感情的笔夸奖过冯唐的个性,“他说他喜欢的女的从没变过,都是一个类型,都蛮强的,用他的话说像剪刀一样气势汹汹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会两天没理,一回身发现已经上吊了’。”

可有这样的老婆冯唐的婚姻也一样是离婚收场,作家石康抄了冯唐的底,“在我眼里,中国目前的成功分子,从王石到冯唐都算上,都在通过搞离婚来补课。”可见独立也未必能够经营好婚姻,唯一的好处是男人离开这样的女人不需要有内疚感吧,“你是如此的坚强,你肯定能渡过难关的,无需我过多操心。”

在文章的结尾,冯唐呼吁,“说到底,女人还是要自强:不容易生病的身体、够用的收入、养心的爱好、强大到混蛋的小宇宙。”这种论调看似挺为女性着想的,“自己穿暖才是真暖”,但仔细琢磨一下,和石康一到美国就看不上中国姑娘差不多,都是包装精美的男性沙文主义,女人啊,你要自强啊,要独立啊,不要总要求男人干着干那,你自己好好活,那就没我什么事了。

我不讨厌冯唐,我倒是很欣赏他的才华,买过好几本他的书。但一个很有才华的男人,却将一个简单的暖男的问题解读得如此肤浅,把女人对于暖男的渴望解释成为西太后对太监的需求,把暖男的嘴脸形容得跟奴颜婢膝的李莲英似的,这便不是文字的水平问题,而是背后隐藏着中国男人,尤其是有才华的中国男人,从来都对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环境缺少体谅。作家黄啸曾经发文怒斥这种男人“对女人的要求,剥开新式理论包装,揭开中西价值观迷雾,其实就是更高层次的入得厅堂下得厨房浪得睡房而已,从来没有改变过。”

是的,男人们不喜暖男,是因为暖男的出现危及到了整个男人这个既得利益者集团的利益。男人在如何为男人讨得最大利益的问题上往往有着空前的团结,在一个男人的群体中,若是有哪个男人公开对老婆好,那很容易遭到挤兑和嘲讽。女人却经常内耗,在男人面前邀宠,将很大的精力放在如何保持自己眼前的利益上,而不是更长远的未来。

暖男是什么,顾名思义是让人觉得温暖的男子。为什么会只见说暖男,没人说暖女,是因为中国男人自古以来缺少的就是这个温暖劲,而女人,早就被教化得唯有贤惠、善良、体贴、温婉,才是存在的价值,所以无需特别标注。

中国男人不温暖。或者说,是不以温暖来作为衡量男人的标准。以前我们常说有一种好男人是“暖水瓶”男人,外表冷漠、内心火热,总是不能很好的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内心的爱,女人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才能探得其内心的深情与善意,但代价可能是需要付出痛苦、失望,乃至心碎。

和中国男人出自于同宗同源的文化根基的高仓健,就是典型的“暖水瓶”男人。前段日子他去世了,众人回忆,才让广大观众知道他是一个多么有情有义的男人,有中国古代“士”的风骨,高仓健自己也曾经说过:“情义,乃是我们日本人生存的根。”但他的满腔热忱受到了性格中不善言谈、木讷冷淡的缺陷的影响,让他和江利智惠美的婚姻在12年之后触礁,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有了数年的彼此疏远、分居。高仓健失掉了自己一生唯一真爱过的妻子,从此孤身一人,再没有结婚过。江利智惠美被葬在离高仓健住的房子很近的墓地里,墓地上的雕塑正对着的是高仓健家的方向,每当妻子忌日到来,高仓健总会亲自来到她的墓前为她献花,晚年的高仓健更是频繁在黄昏和清晨等人少的时候来她的墓前默坐。

时代需要更多暖男

        像高仓健这样的好男人,在男性群体中可以征服几乎所有的人,张艺谋对他极为推崇和感激,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在文学上描写的士的情怀,全在他身上体现……默默为你奉献,默默承受,不让你知道。”但他在感情世界中依然是一个失败者,他并未让自己的爱人从自己那里获得应得的幸福,就是因为他不够暖,也不知道如何去给予暖。

做暖男,不仅因为这是女人对男人的期待,更是男人自身放下男权意识和优越感,走向真正的健康的情感关系,活得更加文明和进步的选择。不要藏起自己的温暖,爱就是爱,好便是好,喜欢了就去表达,认真了要去付出,只要放下姿态,一切都没有那么复杂。

女人需要暖男,社会需要暖男。只是暖在身,那是最低档的暖,暖在心,才是真正高级的暖。简单的身体上的温暖可以自己给自己,心灵的温暖还是要在爱情中传递,在人与人之间传递。著名作家龙应台说文化就是一根强韧的细线,每一个人都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被文化串联起来,温暖也有同样的作用,男人女人再自强,都会渴望遇到温暖的人和事,是暖、温情和善意将所有人从生命的孤岛中解放,聚拢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中。

女人要自强不是坏事,但也不能被某些男人的理论蒙了眼,走向孤立的、隔绝的独立。心理再强大的人,也会需要温暖,就像植物,晚上默默生长,白天迎面向阳,白天与夜晚交替出现,都是获得能量的渠道,都是精神的需求。

真心的陪伴,温暖的相待永远没有错。现在暖男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时代需要更多暖男,来改善这个世界的样子。

 

我的新书《你配得起更好》已经全面上市,希望这本书能让每一个你看到释怀的出路和幸福的前景;想要变得更好,在于格局、在于胆识,也在于睿智。销售全面开始,欢迎捧场!当当:http://t.cn/RzbH2J2 亚马逊:http://t.cn/RzbHLQ2 京东:http://t.cn/RzbHXjX

 

转载请联系本人,加本人微信公号“晚睡”(ID:wanshui01)可阅读最新文章,或扫描二维码:

 

时代需要更多暖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