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糟糕的厨师们

(2013-09-09 10:35:07)
标签:

梦鸽

药家鑫

教育

情感

 

如果世界上有时光机器这种东西,有人就可以乘上它回到十三年前,告诉那个担任申奥大使的四岁小男孩的父母,“你们要好好教育这个孩子,别太溺爱他,否则他15岁的时候就会因无证驾驶宝马打人,被收容教养一年,还没等到过17岁生日,又会因为涉嫌强奸罪和另外四人被依法批捕。”

那时候,小男孩还是粉雕玉琢的可爱娃娃,学钢琴、学书法,全部都是师承大家,他父母正把他当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来培养,满心指望他能在未来获得诺贝尔奖。听到这话,一定会勃然大怒,“信不信我告你诽谤?”

很不幸,现在中国人都知道了,这个预言是正确的。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的儿子因为涉嫌强奸正在接受法庭的审讯,以往的所有辉煌都褪色成为了黯淡的背景。和社会一边倒的谴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妈妈梦鸽的执著:她拒绝接受儿子可能是个罪犯的一切假设,只承认犯错,不认罪。

在采访中,她强调,“儿子犯错但内心干净。”在她心目中,儿子永远是“忠厚仗义的纯净孩子”,甚至连青春期的逆反都没有。“我任何时候跟他打电话,他都接;发短信,他都及时看,告诉妈妈放心。他说,妈妈我怎么就不烦你,在一起玩可愿意妈妈陪着了。”

这么个好孩子的形象,和网友心目中任性野蛮的纨绔子弟根本对不上号,说得跟两个人似的。

作为一个母亲,我佩服梦鸽对儿子的维护,那种为了儿子瞬间变身母狼的劲头将母爱演绎到了极致。另外一个被告的律师爆料,当该被告在庭上指认李某是第一个发生性行为时,梦鸽当庭差一点没冲上去掐他。“谁也不能说我儿子不好”,大概已经成为她坚定不移的信仰了。

我其实相信梦鸽,李某一定曾经是个“内心纯净”的孩子。没有孩子生来就是坏孩子,演艺圈流行一句话,“没有坏演员,只有坏导演”。同理,没有坏孩子,只有坏家长。

养而不教,是打在梦鸽夫妇身上难以忽视的烙印。两年前,70岁的李双江老泪众横去病房给受害者鞠躬道歉,就是为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败而买单,但一转眼,刚刚解除教养的孩子,又得到了比当初的宝马更加豪华、贵重的车,尚未成年就进入酒吧饮酒,梦鸽还轻描淡写的说,“那就是谁输了就喝一杯,就是玩”。自己的儿子和什么样的朋友在一起,平时都做什么事,作为母亲,梦鸽以为她是清楚的,其实她不清楚。因为在她面前乖巧伶俐的孩子,出了家门,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

李某的同学爆料,他自年少便经常犯错,却很少受到处罚。家长的庇护和忍让,使他不需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在任何错误面前,只需撒娇哀求一下即可,以至于那些本来在所有少年人身上都会有的缺点和错误,得不到及时的纠正,逐渐溃烂得更深,终于酿成品格、品行上的瑕疵。对于一个少年人来说,嫖娼未必就比强奸更单纯,梦鸽不能理解的正是,无论法庭如何宣判,都无法掩盖她的孩子正在逐渐堕落和失控的事实。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李某也是受害者,他不是刚开始就这么坏的,他只是被父母带到了这条变坏的道路上。他会出事是早晚的,父母把过多的资源和过度的自由加到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身上,让他以孩童的头脑,驱使着成年的身体,那么稍不留神,这些足够外人艳羡的优越条件,就会烧到自己,酿成灾难。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已。

好在李某还是个未成年人,并未真的塑造成型,未来仍有别的可能。还有更不幸的人,走的是再也不能回头的绝路。

我想起了药家鑫。

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是军人出身,对待药家鑫就像训新兵,简单、严厉、粗暴,“自己说了命令性的东西,你该干啥干啥,我也没给他去说什么理由。”他觉得男孩不能宠,怕宠坏了给自己惹事,所以总是不停的打击药家鑫,从来都没有鼓励过儿子。“他非常热衷干的事我都会打击他,我就是不让你过热,我就想浇点凉水,不要那么过激。”

连药家鑫大一的时候因为兼职挣了钱,给父亲买了一把电动按摩椅,他都丝毫没有表现出来应有的满意,而是说:“我要的不是这个,只有一个要求,将来你挣不着钱,别问我要。”

这对夫妻信奉严格管教才能成才,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只要打架了,无论谁对谁错,药家鑫都要挨骂。同学欺负他,老师找来药庆卫,当父亲的并没有支持儿子,而是觉得小事一件,不应该计较。再以后,药家鑫在学校被同学打,他不敢寻求父母的帮助,也害怕去学校,性格越来越懦弱、自卑。

药家鑫自己在庭审时说过:“从小,上初中开始我就特别压抑,经常想自杀。”而这些,他的父母并不知道,还是一味的执行着自己严格教子的计划。终于,在一次突发情况的刺激下,他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而捅下那八刀的原始动机,很多人只关注到了叫人愤怒的前半句,“农村人难缠”,却很少有人听到后半句,“我害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

他害怕,因为一旦他惹了祸,父母是不会包容和收留他的,只有谴责和失望。极度的惊恐之下,他决定用极端的手段解决眼前的麻烦。杀人也比让父母知道这件事情更简单些,父母在他的心目中就是让他如此战栗的存在。

药家鑫一命抵一命偿还了自己的罪恶,他是成年人,犯了罪无话可说。可还有很多药庆卫这样的父母,在自己的家庭里缔造着各种药家鑫的雏形,然后把这些内心压抑的、残缺的、痛苦的孩子推向社会。

和李某一样,这些孩子都会成为某种不稳定的因素。有的选择伤害别人,有的则伤害自己。

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是带着爱和祝福来到这个世界上,像天使一样。父母把自己所有能给的都给了他们,李某自不必说,占据天地地利人和,随便学点什么,找到的都是最好的老师;药家鑫虽然是普通家庭,但爸爸妈妈倾其所有给他买钢琴,承担着昂贵的学费。

他们都是独生子,父母不爱他们还爱谁呢?这是无需怀疑的事实。但可惜他们的父母都是糟糕的厨师,把最好、最新鲜、最昂贵的食材,用了错误的方法去烹制,到头来,浪费了好材料,挥霍了宝贵的时间。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爱孩子的关键在于要让孩子健康成长。没有技术的爱是一种危险的情感,就像一个厨师渴望发挥自己的伟大创意,却没有能力去实践这种创意一样,他的作品就将是不伦不类,烧焦的、烤糊的、难看的。

中国的父母,有很多他们自己就是需要被教育和拯救的对象,难以承担教育别人的使命。这些糟糕的厨师,没有经过培训就上了岗,手里这道菜做的是好是坏全靠碰运气。你还无法怪他们,因为他们付出的,也是“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