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事:不求平分,但求平衡
(2010-04-12 14:56:42)
标签:
家庭分工平分平衡情感 |
在没有走入婚姻的时候,我们对于婚姻的设计和要求都是三分幻想,七分模仿。如果说理想的婚姻是一件国际著名品牌的服装的话,我们就如同淘宝小卖家,看中了人家的款式、造型,于是打着“同款”、“原单”等旗号,打算用最小的成本模仿复制一件。
可惜婚姻这个东西,注重的就是实践。算盘打的再精,幻想的再美好,都必须在现实的浑水中打上几个滚,然后你会发现,理想中的婚姻其实从来都不曾存在。参照着别人的模板做出来的衣服,看起来虽然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是大牌产品的精髓、气质和技术含量,你是永远模仿不好的。穿在身上,不是领子不对称,就是腰身不合适。倒不如一件普通裁缝做出来的,平常的服装看的话更顺眼一些。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幻想逐渐破灭的过程,婚姻同样逃不过这个规律。原来的种种一厢情愿的想法,都必须要在和自己面对的这个具体对象的接触、协调、乃至斗争中有所改变,最后形成两个人都能够满意,都愿意接受的相处模式。这种模式在不同的婚姻中都具有独特性和局限性,通俗一点说,婚姻和婚姻是很难互相比较的,在外人能够看到的那些耀眼的光环之下,必然有外人难以体会到的付出和忍让。没有完全的幸福和完全的幸运,我们愿意那样相信是因为我们想要这样相信。
对于建设一个尽可能幸福和谐的婚姻,找准两个人在婚姻之中的定位和分工是很重要的。前几天网上有一位网友说:我希望我做什么老公都和我一起干,但是他做不到我非常不满。这种类型的矛盾在婚姻中很常见,很多女孩子对于家庭分工的概念就是一种捆绑式的均分,老婆洗菜,老公炒菜,老婆摆桌子,老公就得洗碗。过家家一般的生活。
这种状态或许在新婚的初期能够得到,男人和女人都新鲜劲十足,保持着连体婴儿一般的热情,干什么都非要别在一起,一幅琴瑟和鸣的和谐景象。但时间长了,一旦两个人都懈怠下来,在家务分工或者承担婚姻的其它义务上,一定很难保持那种平分秋色的境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部分,每个人的感情也都难以克服个性的局限。不是说一个男人爱你,就会懂得满足你,当生活的惯性和个人的喜好已经在漫长的生活中对感情产生了免疫力,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的感受得到尊重,都不会再为一个单纯的感情的因素而长久的委屈自己。
这个时候,就不应该仅仅以平分为主,而是应该考虑一种平衡。
比如他就不擅长洗碗,但是他拖地行不行?他就是不喜欢做家务,他接孩子送孩子所有跑外的活都承包下来来弥补行不行?他的工作性质每天就是不能按点回家,你只能自己做饭自己吃,但是他会在休息日补偿你可以不可以?
婚姻中很重要的两点就是感情和人品,任何一个对老婆有感情,没有太大人品问题的男人,都不会对家庭事务抱着完全袖手旁观的态度,都会尽到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那些双方感情已经淡漠,或者私心极大的例子不在本次探讨之列)。所以,如果你能够确定上述两点的话,那么就不要非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理想的状态去做事,不要总看对方没有做到什么,而要看他做到的那些是否尽到了自己的努力。然后权衡一下自己获得的那些东西能不能弥补自己失去的东西,感觉能够获得平衡的婚姻,就是适合的婚姻。
平衡的关键首先是心理上的平衡。而对于女人来说是最难的一个关口。男人常说女人不讲理,其实作为一个女人,我可以代表女人说,女人不是不讲理,只是女人讲的这个“理”是女人自己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男人认为的逻辑上的“道理”。最近在温习古龙小说,里面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一个男人自以为很了解女人,那么这个男人就快要倒霉了。作为一个酷似自己书中塑造的现实中的典型浪子形象,他老人家一定是深受其害。
女人的思维常常是“在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出招”。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某个周末,老公无比殷勤的陪老婆逛了一天的街,基本做到了招手即停,见店就进,买啥都行,然后在一片歌舞升平的大好局面之下,他趁机说:今天陪你一天了,明天我和朋友出去嗨皮一下可不可以。于是老婆勃然大怒说:哦,原来我说为啥对我这么殷勤呢,原来是为了打发我之后自己好出去玩,你拿我这当监狱了不成,表现好了好出去放风?
啧啧,这是一种多么彪悍的剑走偏锋的混不讲理的思维啊,当他努力想弥补一下第二天不能陪她的愧疚,到她这里被歪曲到如此的程度,那他下次还能这么做了吗?他只能认为自己还不如干脆的就去玩算了,那样还不至于落个处心积虑暗算老婆的罪名。
很多女人都有过类似的反应,包括我自己。经常是男人觉得挺好的一件事情,用女人的逻辑一解释,就变得没法看了。比如按照此类思维,男人给老婆做饭那是因为自己想吃,男人给老婆买礼物那是因为觉得自己有愧,反正女人都能找到最阴暗的那个角度来难为自己,也难为对方。男人就在这样的打击中千锤百炼,最终油盐不进,麻木不仁。
心态这东西,其实决定一切。温和宽容一些,多理解一些伴侣的善意,生活中的矛盾都会找到症结。那些咄咄逼人的态度,欲壑难填的态度,哀怨消极的态度,是影响女人客观看待生活的关键,辜负了我们的,不是男人,恰是我们自己那份放不下的架子。
平衡还必须是长期的平衡,不会是短期效益。婚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不出现互相伤害,彼此之间产生摩擦的事情,如果单纯拿一个时间段或者某一件事情来评判对方,给婚姻一个估价,都有失客观。女人的一个特点就是太容易被情绪搬弄,一旦在某一件事情上被男人辜负,那么恨之欲其死,在抱怨的时候常常是抹杀了男人其它一切的好处,而把目光完全集中到自己所不满的这一点上。导致自己过不去这个心结,绊倒在这个坎上。
他可能曾经在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段时间上做错了,但相处的其余的时间中,他做的其它那些事,难道就真的不能弥补这一次的失误?除了那些原则性的路线上的错误,其实很多生活中的琐碎都不是不能消化,但这需要一个人心头的那杆秤,懂得怎样将幸福和不快乐放在一起称量一下,掂量一下孰重孰轻。
我曾经在很多女性朋友的咨询中感觉到,固然说女性被不如意的现实伤害,还不如说女性是因为自己的敏感和脆弱所伤害。有一个女性网友说:老公曾经对我很小气,但后来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他改掉了这个习惯,对我很好,可是我依然忘不掉过去他那些很伤害我的言行,我感觉不到幸福。当现实已经改变了之后,她还是习惯性的停留在过去,对于她来说,一次失误就判定了一个人的一切。
我们看影视剧,常常会为剧中人物的命运着急,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局外,看着一切来龙去脉,知道一切他们所懵懂无知的细节,所以知道应该如何去选择正确的道路。那么对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能力,站在一个更加宽阔和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谁人负我,我又曾负何人,一切恩怨都是生活这条河中的泡沫和浮沉。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褪色之后,我们是不是还能够由衷的说一句“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