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瑞雪早教讲座红黄蓝玛丽亚育儿家庭杂谈 |
分类: 幸福生活 |
红黄蓝2010年最权威的育儿讲座“走进童心世界,探寻儿童的秘密”。
主讲人:孙砚冰女士
昨天利用整整一上午得时间认真听取了这堂讲座。感觉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啊。整个淄博市一共来了10个有效家庭(父母都到场)。
孙砚冰讲的很好“教育子女不是只是单纯妈妈的事情”~~~~
孙砚冰老师一登台便给我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端庄而落落大方。孙老师的知识面与口才的灵活性感染了我。
昨天最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忘记带摄像机或者录音机。
讲座内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那她将会谴责。如果~~~~~~
教育应该从孩子最早开始。
教育所提出的目标是:我们要回归儿童。
教育的关键目的是:改变自己。(最最重要的一点)为人父母了,有时面对着孩子会做出一些对孩子成长不好的举动,我们不要单指孩子要怎样怎样,很多东西都是内在的,你不会注意到自身很多点滴缺点,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语言都会启发孩子,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是巨大的,这就对应了从古至今的那句老话“言传身教”。想要自己的孩子优秀优秀再优秀,首先一定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在平时的生活教育中,不要攀比孩子学习了多少,这就等于是提前透支了孩子。幼儿阶段,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就注定了孩子将来时什么样的人。不要拿过去的事情解决未来的事情。
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法。
从中还学习了,不用给孩子买过多的高级玩具,其实水和沙子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儿童的秘密之—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0-4岁);执拗敏感期(1、5-3岁);
音乐敏感期(0-6岁);感官敏感期(0-6岁);细节敏感期(1-4岁);
文字与数字敏感期(4-4、5岁);动作敏感期(0-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6岁);亲情建立敏感期(0-6岁)。
还讲了人民的母亲—玛丽亚蒙台梭利的一个故事,在100年前玛丽亚母亲在教育玛丽亚得时候做出的惊人教育方法。
举例:在玛丽亚三岁的时候,某一天,玛丽亚的母亲喊玛利亚吃午饭,而玛丽亚说“妈妈,在让我玩一会吧”
“你想好真的要玩吗?你确定吗?如果你在吃饭的时候可就是晚上6点妈妈回来的时候了”
“我想好啦,我确定”
等过了两个小时以后,玛丽亚筋疲力尽的来到家。
“妈妈,快给我做饭吧,我快饿死了”
妈妈当时在缝衣服,装作没听见,继续缝衣服。玛丽亚喊了很多很多遍,妈妈都装作听不见。这时,玛丽亚在妈妈面前打滚、哭闹,使出浑身战术,妈妈还是继续缝衣服,根本就不理睬玛丽亚。
“妈妈,我错啦,原谅我这一次吧,以后我一定12点吃饭。妈妈,求求你啦!”
尽管玛丽亚苦苦哀求,妈妈还是不理睬她。
如果是我们中国的妈妈们,在这时肯定会忍不住孩子的哀求和死缠烂打,往往会给孩子做饭吃或者是教育一番后在去给孩子弄饭吃。而我们再看看100年前玛丽亚母亲做出怎样的抉择。
最后妈妈转过身对着玛丽亚说“厨房里的厨子里有一筐面包,你自己决定吃还是不吃”
玛丽亚飞的一下箭步跑到了厨房里,打开橱子一看,惊呆了,原来是一筐发霉发臭的面包,心想,吃还是不吃呢?吃了就会生病,不吃呢,实在饿的难受。最后,玛丽亚还是把面包放回了橱子。
一声不吭的来到自己的桌前画画。
最后下午6点,爸爸回来了,妈妈喊“玛丽亚,爸爸回来了,咱们吃饭啦”
小小的一个举例决定了一个教育方式,真的让我豁然开朗,感想甚多。
听完这趟讲座以后让我受益匪浅,我决定,把大量金钱和精力用在培养瑞雪上,当然还是得适当,重在平时的家庭教育。
教育是个很难得路程,就像手里的沙子,抓的松了紧了都不合适,有些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值得庆幸的是,我还年轻,我的女儿还小,我们共同还有时间和机会学习许多知识,在不断学习中和女儿一起健康成长。
前一篇:企鹅的约定
后一篇:愤怒:第一次生病竟遭遇如此专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