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尖及其二龙戏珠的传说

标签:
旂山臣子尖听夭故里同兴村二龙戏珠 |
分类: 民间故事 |

在随州市洛阳镇同兴村与胡家河村交汇的地方,也就是国际头背后的高山,当地人称臣子尖(也称城子尖),亦称旂山,在这座山的两边胡家河与永兴河交汇于同兴河。两河交汇之处突起的臣子尖是一个风水宝地,传说是一个能出王候将相的地方,可惜被风水先生破坏了,只能出朝中之臣子故称臣子尖,因山顶遗留有古寨城墙也称城子尖。
传说不知是在哪朝哪代,在臣子尖东边山脚鹿坡之下住着一户人家,生有一个小孩非常聪明伶俐,小孩三岁时就能读书识字非常聪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至十多岁时已初显人中龙凤之材。
这时,来了一位风水先生见这里二水交汇、山形突起,在山顶南边往下约50米处有一片异石突起,犹如玉带緾绕在胸部一般,从远处远望此山隐隐有祥云笼罩判断此地必有王气。经过仔细地戡察和推算断定这里若干年后必定会出现一位改朝换代的帝王将相,并为这里已隐隐现出的王气暗暗心惊。
其实,这位风水先生是为了皇家的政权稳定奉了皇帝的旨意来民间暗访的,他的使命是发现有王气的风水格局必破坏之。为了完成皇家的使命心生一计,化装为一名游方的风水先生编个理由住进了这户人家。对这家人说:你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啊,在后代人中一定会出大富大贵之人。说完之后叹了一口气,户主忙问原由。风水先生接着说道,地是好地只是可惜风水格局中有点缺陷,只能是位大官不能位及人臣。户主忙问是否有破解之法。风水先生说若是按我的方法改一下风水格局,则后代可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家栋梁,你家孩子已露出峥嵘之象,他日必将一飞冲天。并补充说道,我没什么要求,只希望他当官之后给我作个宣传,让我的风水手艺发扬光大有口饭吃就行了。说得那家人心花怒放、蠢蠢欲动。当即答应了风水先生,并好吃好喝地供着。
风水先生在周边盘桓了几天之后才对主家说:你所住之地其实是在一条龙背上,这里是一条土龙,对面夹牛岭下有一龙头是一条石龙,离东面山坡不远处的一个直径十多米、高约六米的独立小山包是一龙珠,这就是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在后代中必出位及人臣的俊杰。
风水先生又说:人骑龙背必腾跃,蛟龙入海定冲天,现在是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龙要有水才能腾跃,解决的方法是在龙头前挖一口水塘土龙吸取水中的精华,就能形成龙归大海的格局,也就一定会早日飞黄腾达。那家人听了风水先生之言,觉得很有道理。
风水先生又补充说道:这么大规模的动静一定会传到别人的耳朵里去,其他人也会因嫉妒会来破坏,若坏了风水局就不灵验了。为了保密你们一定要秘密进行,最好在晚上挖白天休息,对外就称是为了生活方便挖的水塘。
在风水先生的指导下选定了“吉日吉时”开工,户主组织了族人晚上开工白天休息,花了几个通霄,在最后一晚天快亮时水塘已成,风水先生在塘底看到土中渗出大量的黄色液体,心中暗喜大功告成,马上借故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们不知道正是在这里挖水塘,将土龙龙头挖破反而破坏了这里的风水,土龙慢慢地死了。土龙死后,对面的石龙也气死了。
人们还在等出大官好沾光享福呢?哪知从此以后,那小孩一病不起病死了,周围的龙气也渐渐消散了。这时,人们才明白风水先生是来破坏这里风水的。
那水塘现在还在,水塘的水到现在还一直未清沏过,传说这是土龙的血。
当地人把那座高山叫作臣子尖,当时风水先生虽破坏了此山的龙气但保留了玉带,一直有灵气,住在此山周围及可看见此山者仍然人材辈出。
注:1.此山南北二侧为红麻石夹杂红土层构成,东西侧为青色片石夹杂黄色土构成,但南侧半山有一片矿脉由大理石构成——此即为此山之玉带,可惜在90年代被村里开采破坏了此地的风水格局。
2.在夹牛岭下约20米处有一栩栩如生的石龙头,与对面的龙珠相对,只是石龙舌头在文革期间被打断了。
3.此故事是根据同兴村四组孙少心老人口述(1976年左右)进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