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仙人洞前门、石门垭、土门垭、庙塔子地名与土行孙的传说

(2021-06-01 14:34:06)
标签:

历史

旅游

同兴村

同兴镇

银杏谷农夫

分类: 民间故事

在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同兴及其周边,有仙人洞前门、石门垭、土门垭、庙塔子地名,而这三个地名都与《封神演义》土行孙的传说有关。

一、仙人洞前门——土行孙师傅惧留孙的修行道场

    仙人洞前门位于州市曾都区洛阳镇胡家河村(原青林村三组)的仙人山最高峰下的绝壁之中,传说这里是土行孙师傅惧留孙的修行道场,当年惧留孙在此传经授道,土行孙在此学习(传说此处即是即是夹龙山飞云洞,见《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当年为了让土行孙学习地行术,在飞云洞南约1公里处有石门垭,在北1公里处有土门垭,这两处山垭本为土行孙的练艺之地。土行孙学艺只学会遁土术时在申公豹怂恿下,偷了师傅的法宝仙绳及五壶丹药,去投靠邓九公

仙人洞前门、石门垭、土门垭、庙塔子地名与土行孙的传说

1:仙人洞前门全景

仙人洞前门、石门垭、土门垭、庙塔子地名与土行孙的传说

2:仙人洞前门

仙人洞前门、石门垭、土门垭、庙塔子地名与土行孙的传说

3:土门垭全景

仙人洞前门、石门垭、土门垭、庙塔子地名与土行孙的传说

4:土门垭摩崖

二、石门垭——土行孙的葬身之处

当年土行孙被申公豹劝说下山,先入汤营,后归入周朝,在姜子牙帐下当差。一日,土行孙与张奎作战,因土行孙与张奎均会遁土之术,但土行孙一日只可行一千里,只能遁土不能穿石;张奎则一日可行一千五百里,可遁土也可穿石。土行孙因战不过张奎,奉姜子牙之命去夹龙山找师傅取指地成钢符印来擒张奎。张奎张得到消息,先到夹龙山猛兽崖等待。等了一日,土行孙至猛兽崖,钻出地面(由于此山垭均是石,后来人们称之为石门垭),远远望见飞龙洞,满心欢喜却不知张奎等在崖旁侧身躲匿把刀拎起,只等他来。土行孙及至抬头时,刀已落下,可怜砍其首级。张奎割了首级回汤营领功(见《封神演义》第)。

仙人洞前门、石门垭、土门垭、庙塔子地名与土行孙的传说

5:石门垭照片全景

仙人洞前门、石门垭、土门垭、庙塔子地名与土行孙的传说

6:石门垭摩崖

由于张奎可穿石,当时张奎来时急行穿狮子寨而过将狮子寨穿得乱石耸立。现在狮子寨外形仍然是乱石林立。

1950年前,在石门垭口沿北侧往东北方下行约10米处有一块露出的红砂石岩石,在巨石岩上有一土行孙的祭祀(面积不大,约四平方),在巨石上经常有一小股泉水流出。现在已不复存在。在七十年代初期,石门垭还只是约2米多宽的山垭路,垭口两侧有巨石露出从南北山体两侧呈V字型直插路中,犹如一把张开的剪刀一样直立在垭口。

仙人洞前门、石门垭、土门垭、庙塔子地名与土行孙的传说

7土行孙的祭祀位置

沿垭口公路北侧再往东北方下行约10有一个方形,面积约20多平方米。池西侧、北侧及池底部均已见红色岩石,池东侧是用夯土筑的坝,约1.5米宽,近4米长,南侧靠近公路,池底有岩石只与公路低不到1尺,靠近山体一侧深一些,平常水深只有1尺多,池底有少量淤泥,但一年四季无论怎么旱,池中泉水从未干过,传说这就是土行孙身之处,长年不干的水源就是土行孙的血液。

听我父亲说在其年轻时(40年代),曾在此池中插秧种水稻,可收获一个草头(含稻草及谷子约50斤)。

2016年秋季公路扩宽时土行孙的祭祀下的巨石及水池均被毁了

仙人洞前门、石门垭、土门垭、庙塔子地名与土行孙的传说

8:土行孙殒身处

三、 庙塔子——张奎的祭祀庙

石门垭东北方约200米远处有一个名叫庙塔子的山嘴,即老店湾屋,山顶上是平的、大约有个足球场那么大,在平地中间有一个水坑(即庙门前)一年四季水不干,当地人把这里叫作庙塔子。

听老一辈的人讲,在水坑西边有一座庙,庙门朝东(朝狮子寨方向),现在上年纪的人也均未见过庙原来的样子,里面供奉的是哪位大神也无人知晓。后来从本村写村志的彭宗元先生那里了解到,那里供奉的是《封神演义》中会钻土穿石、日行一千五里的张奎。张奎杀姜子牙八位战将后,被阐教三代围歼,最后惧留孙杨戬用指地成钢符把他困住,韦护用降魔杵把他打为齑粉。张奎战死后入封神榜,被姜子牙封为七杀星。

张奎本来死在黄河边,土行孙的师傅惧留孙感念其忠心耿耿为保大商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独木难支大厦,最后殒命也很可惜(也有一说张奎是惧留孙未挂名的弟子),惧留孙便使用移地之法将其移至庙塔子处(与土行孙死亡之地相邻)修建寺庙让后人祭

此后惧留孙离开他的道场夹龙山飞云洞入了释成佛,即为弥勒菩萨(“大肚”弥勒佛),也称惧留孙佛,又号拘留孙佛。

庙塔子这块地从上面看全部是黄土,而东边侧面山坡原来也是黄土(只有极少石头露在外面)2016年公路扩宽后发现里面全部是夹有大小不等鹅卵石的整块红砂岩,也许这就是惧留孙指地成钢符篆所形成的困住张奎的石壁吧?

仙人洞前门、石门垭、土门垭、庙塔子地名与土行孙的传说

9庙塔子——张奎的祭祀庙

这些民间传说故事,一直在当地流传、没有文字记载是口传的历史,随着老人的故去以及人口的流动,这些故事也即将湮灭。这些民间故事是重要的精神遗产我们的财富,反映着当地人民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仙人洞前门是惧留孙的修行道场故事,是我姐夫讲述。

2:石门垭是土行孙的葬身处,是我二叔讲述。

     3庙塔子张奎的祭祀庙,是彭宗元先生讲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