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荣哥看娱(文娱评论) |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
再回首广西养眼文艺
●林德荣
万象更新,倏然间岁月的年轮在不经意中又多划了一个圈圈。至今,挤在众多的媒体最抢眼位置的便是回眸、盘点、再回首、辞旧迎新、回顾和前瞻之类的词汇。前一周本人这支秃笔已经罗列了广西域外娱乐圈的奇闻逸事,本周我们再回首,2004年广西的文娱圈虽没有轰轰烈烈的著名“轶事”,但各个文艺领域也造就出一串串精彩纷呈的卖点和看点。
作为本地的文娱“重事”民歌艺术节,差不多成为每年娱乐新闻中的例牌菜,媒体的“狂轰烂炸”中给娱乐版面加添了浓厚的色彩,这一派莺歌燕舞、落英缤纷的景致,至今想起来还是余兴未酣…… 孙楠演唱的《相聚到永远》深情地唱出了南宁人对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召开的喜悦之情 。6月底,“五年磨一剑”的新版《印象·刘三姐》给中外观众带来的是动人的山歌,梦幻的漓江及感怀的印象。这部漂浮在现实和想象之间的情景剧,让你瞬间体味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然后美得令人失魂落魄。 那个一直被捂在玻璃罩子里的《十面埋伏》7月在世人的瞩目下揭开了盖头,张艺谋《十面埋伏》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感观众从《英雄》里就感受到了,那秦朝士兵“风!风!风!”的呼喊声就喊得让人心头火一般热辣辣的。没有理由说“埋伏”不是一次漂亮的埋伏。入秋之时,绿城的美丽赛事一荏接一荏地轮番上演, “美女赛事”风起云涌狂热搅动广西。“广西又不盛产美女,中国“星赛”为何落户南宁?”疑问,终被T型台上一个个属于广西的女孩用自信打破。绿城南宁打造的“美丽风暴”正以强劲的风头横扫中国时尚界的视线,看来,这话来得不假。
如果说《印象·刘三姐》是凝固美的瞬间的话,那么,“漓江画派”则是绘画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刘三姐山水画”。“漓江画派”是代表广西的一个大美术,是涵盖广西大美术的一个代名词。万丈阳光,你要几米?青春爱情剧《一米阳光》集合海岩作品所有“演艺宠儿”,以其温暖清新的风格,煽情的画面为催泪弹,在冬日里迎战“韩流”,并在“韩流”情感影视天地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不能不让观众佩服至极。而由广西电视人摄制的《反伪先锋》、《耳光响亮》和《无须喝彩》先后抢闸出笼不无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荧屏大剧初现广西的峥嵘,催生了一批更加出色的电视人及优秀电视剧。
今年广西的音乐界秉承着去年的创作优势也有收获,歌曲《摆呀摆》拔得10月份揭晓的“2004中国原创歌曲奖”中的“十大金曲”头筹;《八桂大歌》在第7届中国艺术节的各个奖项中一路高歌过关斩将喜摘了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11月,广西歌手肖燕以《美丽的广西》唱响了《中华情》晚会,成为了中国乐坛又一道亮丽风景。
说到广西文坛,用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的话来说:2004是广西作家们平实的一年,潜心创作 一年。 老将执着、新人涌现,他们用广西作家固有的执着和努力在文坛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一年多少事,皆付笑谈中。在这个本地的圈子里,秀周刊或者不能将天下文娱琐事一网打尽,但可看作是世 间万象的窥豹一斑。总以为“文化娱乐”对我们平头百姓只是一个概念化的词汇,可是经历过2004年广西的文娱事件后,许多人心底会悄悄溜出这样一句话:原来,文娱可以离我们如此近乎……
栏头:剑走偏锋
前一篇:荣哥看娱——(原创)颠覆尚需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