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荣哥看娱——(原创)快乐着谁的快乐

(2006-05-07 00:55:54)
分类: 荣哥看娱(文娱评论)
荣哥看娱——(原创)快乐着谁的快乐  
快乐着谁的快乐
        ●林德荣
         曾几何时央视金嘴白岩松《痛并快乐着》的书名一度成为人们调侃的流行语。站在猴年的门槛上,眺望经常给我们带来光与画诱惑而又精彩纷呈的影视世界,最终,我们还得承认当一名铁杆的影视观众很快乐,尽管国产影视剧集还没有彻头彻尾地征服我们,尽管很多让哈日韩族们五体投地的外埠影像仍在肆无忌惮的“横行霸道”;尽管《英雄》曾在奥斯卡上铩羽而归,《天地英雄》连奥斯卡提名都没捞上。于是,我们依照另一种规则欣赏着国产影视作品的景致,会有挣扎,也会有快乐。
        说到影视作品,就不能不说近年的中国影视界是整出了点动静,各路人马都拉出来遛了遛。这一遛也就有了比拼的意味。或许对于前不久陈凯歌、张艺谋们聚会“娘家”的盛况还记忆犹新,那是一次第五代导演们“功成名就”的群体张扬,但却有媒体称这是“第五代”从影视大舞台“谢幕”的开始。随着陈凯歌的《与你在一起》、田壮壮的《小城故事》等片在戛纳的败北落选,而贾樟柯的《任逍遥》作为华语电影的惟一代表登台,就不难看出端倪:新电影人的“演出”正式亮相了。有人曾说“第六代”是无法命名的一代,地下电影、边缘、颓废甚至灰暗的东西和第六代导演如影随形,更有人直指姜文当年整天抱怨自己的那些艺术、思想憋在大肠里出不来是因为生不逢时;然而至今他们的作品纷纷像早晨的蘑菇一样拱出地表,在“光天化日”之下走向了“梦幻田园”。张元的《过年回家》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导演奖,王小帅在柏林捧得银熊,贾樟柯的《小武》也在柏林青年导演论坛上风光——有了这些“模板”,他们的名字已经挣脱第六代的集体命名,不可遏止地喷薄而出。
         中年观众群体是一个更加理性很难轻易被打动的群体,但冯小刚的《手机》却搅乱了这些群体的正常思维;而在影人看重外国得奖胜过本地鸡的背景下,没有人怀疑金鸡百花奖在中国电影界的权威性,但是也没人敢承认,只不过因为“山中无老虎”,才成就了这只老鸡的“霸业”;还有些导演的艺术生命没有得到完全“释放”,窒息他们的大手像一条八爪章鱼,想要创新的都会是“翻肠倒胃”难受,倒应验《大话西游》里的台词:“吐啊吐啊的就习惯了。”虽然冯小刚说“奥斯卡奖没意思”黄健中“不要以美国标准衡量世界”,但众多的影人们仍然坚信戛纳、奥斯卡的获奖是中国影片增加国际竞争力的惟一筹码,其分量不可觑窥并要为之奋斗终生。
         快乐着谁的快乐?听着满街的“我是风儿你是沙”而衍生出的“你是疯儿我是傻”你说能不快乐吗?许多影视作品都在朝霞与夕阳之中产生,像在古老里翻出新意而幽香醉人,大有耐人咀嚼的快乐意蕴。而白岩松以独特的视角,用《痛并快乐着》为自己过去的10年结了一次账。“岁数在增长,别离是一种痛”,“痛过再回头,发现自己进步时就会有快乐感。”这种哲理才使其书独领风骚,连嘴角一歪就冒“坏水”的崔永元忍不住也幽自己一默要出书《快乐并痛着》。至今回过头来想想,现在我们的影视剧集又何尝不是“痛并快乐着”的状态呢。
 
栏头:剑走偏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