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常见错误举隅(一)


标签:
标点符号用法基本功易错举隅 |
分类: 写作点滴 |
http://s8/mw690/001B1Yc8zy77BoR1XeL87&690
标点符号常见错误举隅(一)
至仁 编写
引言
|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写作的基本功之一。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组成部分,表示语言的停顿、语气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使书面语言的意义明确,避免歧义。因此,它们是作文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章里如错用标点符号,就会造成语言混乱,影响文章质量。
新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已于2011年发布实施,互联网上关于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内容多得很,人们碰到有关疑难,上网一查就得了,原本没有另写此文的必要。只是考虑到两点:一是互联网上很多内容是2011年以前的说法,其中有些提法已不适用;二是动辄查阅篇幅很长的《标点符号用法》全文颇费工夫,而且“新国标”也不可能详细列举错误用法的常见例子和修改意见,查阅起来不很直观,因此采纳文友空谷幽兰的提议,认真编写了这篇博文。
本文以“新国标”为依据,参阅同好者的许多资料,结合自己的经验,把一些易混的标点符号用法及错误例句罗列出来,并且作了参考性批注以方便讨论、充实和应用。显然,很多“参考性批注”本身也综合参考了多位高人的观点,在此一并致谢!
1 顿号的错用
1.1 在同位语之间误用顿号。例如:
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子企业、近年来不可一世的软件巨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下划线的两个词为同位语,它们之间的顿号应改为破折号)
1.2 分句之间用了顿号。例如:
广州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2010年亚运会飞去。(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奋发”后面,该用逗号)
1.3 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了顿号。例如:
广东的粤剧、潮剧、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广东、上海、安徽、河南是四个层次,不同层次间应该用逗号)
1.4 非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用了顿号。例如:
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鲁迅《二心集》,原文点号没错)(在“或”等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该用逗号)
1.5 表示概数的数词间用了顿号。例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这山线条柔和。(1995年全国统一考试)(应删去顿号)
2 逗号的错用
2.1 并列词语之间错用逗号。一般用顿号。例如:
检察机关内部有多个部门组成,有办公室,政治部,侦查监督处,反贪局,公诉处等十几个处室。(各部门之间用顿号即可)
2.2 不顾内容层次滥用逗号。例如:
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
2.3 在话语人的最后错用逗号。例如:
“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或其他标点符号)
2.4 独立的引文前错用逗号。例如: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雅典世界杯赛出征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
2.5 总结语前面错用逗号。例如: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
3 分号的错用
3.1 未搞清前后关系。例如: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1995年全国统一考试)(“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分号改冒号)
3.2 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例如: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踏实;三是耐得住寂寞。(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的)
3.3 句中已经用了句号又用分号。例如:
一、学习贵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可将句号改为逗号,或把分号改为句号)
4 句号的错用
4.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例如:
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淳朴生活”和”迅速走俏”后面的逗号都应改作句号)
4.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例如: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如果“原因”后面为冒号,则此处可用分号)
5 叹号的错用
5.1 两个叹词连用,都用叹号。例如:
“啊!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
5.2 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也前置。一般叹号要放在末尾。例如: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应把感叹号改为逗号,把句末的句号改为叹号)
6 问号的错用
6.1 非疑问句中间用了问号。例如: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问号该改为逗号)
6.2 非疑问句末尾错用问号。例如:
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
我们要正确回答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他们的青春、生命、幸福、欢乐根植在什么地方?(陈述句,句末误用问号)
6.3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例如: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问号应放句后,前面用逗号)
6.4 选择关系的复句,两个问句都用了问号。例如: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1993年全国统一考试)(应把第一个问号改成逗号)
7 冒号的错用
7.1 同一句中错用两个冒号。例如: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二是…… (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可用逗号)
7.2 部分引语前错用冒号。例如: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此句引文仅作句子陈述成分,冒号应删)
7.3 同一人话语前边未完后边继续,错用冒号。例如:
“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2004全国统一考试
(图片来自网络,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