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WORD中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图文教程)

(2012-04-15 14:59:32)
标签:

教育

可以在“交叉引用”对话框中指定如何显示编号的段落的交叉引用,方法是:单击“引用类型”框中的“编号项”,再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段落编号”、“段落编号(完整上下文)”或“段落编号(无上下文)”选项。


例如,假定您正在处理包含多级符号列表 (多级符号列表:用于为列表或文档设置层次结构而创建的列表。文档最多可有 9 个级别,Microsoft Word 不能对列表中的项目应用内置标题样式。)项或 LISTNUM (域:指示 Microsoft Word 在文档中自动插入文字、图形、页码和其他资料的一组代码。例如,DATE 域用于插入当前日期。)的法律文档,如下图所示。

 

http://lm2000i.bokee.com/photo/view.fcgi?mode=3&id=6767804

如果选择“段落编号”选项,然后在段落 1.(a)(i) 中加入对段落 1.(a)(ii) 的交叉引用,引用显示为“ii”。

段落编号选项

段落编号

显示段落编号及其在多级符号列表中的相对位置。

例如,从段落 1.(a)(i) 对段落 1.(a)(ii) 的引用显示为“ii”。

从段落 1.(b) 对段落 1.(a)(ii) 的引用显示为“(a)(ii)”。

从段落 2.(a)(i) 对段落 1.(a)(ii) 的引用显示为“1.(a)(ii)”。

如果正在使用 LISTNUM 域,可以添加 \r 开关 (开关:在域的使用中,导致产生特定操作的特殊指令。一般情况下,将开关添加到域可修改结果。)来设置“段落编号”选项。

段落编号(无上下文)

显示段落编号,不显示其在多级符号列表中的相对位置。

例如,无论引用的上下文如何,对段落 1.(a)(ii) 的引用显示为“(ii)”。

如果正在使用 LISTNUM 域,可以添加 \n 开关 (开关:在域的使用中,导致产生特定操作的特殊指令。一般情况下,将开关添加到域可修改结果。)来设置“段落编号(无上下文)”选项。

段落编号(完整上下文)

显示文档中任何位置的完整段落编号。这与 WordPerfect 6.1 版及以前版本中所用的功能相似。

例如,从文档中任何位置对段落 1.(a)(ii) 的引用都显示为“1.(a)(ii)”。

如果正在使用 LISTNUM 域,可以添加 \w 开关 (开关:在域的使用中,导致产生特定操作的特殊指令。一般情况下,将开关添加到域可修改结果。)来设置“段落编号(完整上下文)”选项。

注释

当插入对书签 (书签:以引用为目的在文件中命名的位置或文本选定范围。书签标识文件内您以后可引用或链接到的位置。)的交叉引用时,也可使用段落编号选项。

在交叉引用中,Microsoft Word 不显示后缀句号。例如在交叉引用中,对格式为 1.1.1. 的段落编号的交叉引用不会显示最后的句号。

 

 

(一)采用书签、交叉引用方法: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

步骤如下:

1)在word文档末尾添加几个文献,如:

[1] 杨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Peter Weverka. Diane Poremsky.中文Word 2002专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注意,输入时应采用word的自动编号。如果word没有自动编号,可自己插入(这个就不用细说了...

2)给每个文献制作成书签。如,选择“杨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插入——书签,输入书签名(杨秀章_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然后添加。注意书签名必须以字母开头,可包含数字但不能有空格,可以用下划线字符来分隔文字,否则可能无法插入。书签名最好与文献名一致,这样在它位置变化后,你仍能识别它。(图1

http://lm2000i.bokee.com/photo/view.fcgi?mode=3&id=6767822

3)在需要引用文献的位置,执行插入——引用——交叉引用,类型选择书签,选择需要引用的项目,内容选择“段落编号”。至此,引用完成!(图2

http://lm2000i.bokee.com/photo/view.fcgi?mode=3&id=6767831

    在全篇文档编完后,全选,右键选择“更新域”,编号就会改变成文献的最新位置。

本人补充:我本人对此方法思考:

1)在第一个参考文献前不能插入新的参考文献,否则易出借(上标更新域后不能自动改变);(图3

http://lm2000i.bokee.com/photo/view.fcgi?mode=3&id=6767840

2)删除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更新域后正文的引用上标不会自动删除,而是报错;(图4)

http://lm2000i.bokee.com/photo/view.fcgi?mode=3&id=6767849

(出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交叉引用所引用的信息从文档中删除之后,就会看到该信息。当交叉引用所引用的信息被编辑的时候,该信息也会出现。例如,如果交叉引用所引用的标题中的文字被修改,引用该标题的交叉引用将无效___来自WORD帮助)

3)勾选链接,双击引用上标会自动移光标到文后参考文献,反之,双击参考文献则不能链接到正文的引用位置;

4)参考文献多时,制作书签太麻烦,并且书签名定义麻烦,在交叉引用时文献多了,找起来也麻烦,你试过就知道了;

本人推荐,若有不对,请指出:

不做成书签,直接达到上述效果,优劣几乎同样,步骤如下(我用的WORD2003):

[1]用在末尾添加几个文献,仍然用自动编号。(图5)。

http://lm2000i.bokee.com/photo/view.fcgi?mode=3&id=6767862

[2]在引用位置执行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编号项”,引用内容选“段落编号”,当然最下面的引用哪一个就根据实际直接选文献了。(图6

http://lm2000i.bokee.com/photo/view.fcgi?mode=3&id=6767883

[3]这种方法我认为与前面采用书签的方式一样,好处是省去了制定书签的麻烦,不好处是鼠标放在引用上标时,采用书签则能显示引用的文献内容,而直接采用“交叉引用”则不能显示(图7)。

http://lm2000i.bokee.com/photo/view.fcgi?mode=3&id=6767886

 

还有,书签是可以显示出来的(图8)。

 

http://lm2000i.bokee.com/photo/view.fcgi?mode=3&id=6767893

[4]其它有什么不妥还没想出来,请高手指点。

最后说一句,对参考文献的删除,最好是整句文献附带自动编号全部删除,而添加参考文献,也最好是自动编号的情况下添加。而整句文献移动,其引用可以自动更新的,也尽量少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