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家用三组老鼠做实验,发现了让大脑变聪明的秘密

(2020-02-25 08:43:17)
分类: 全民启蒙教材

怎样才能让孩子更聪明、出类拔萃?很多家长都想知道答案。

过去,有两次著名的实验,让科学家发现了让人变聪明的秘密。

一、丰富环境能够促进儿童大脑成长。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心理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和他的同事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挑选了同一窝老鼠,分别喂养在3种环境,测试环境对老鼠大脑发育的影响。

为什么科研人员要专挑老鼠做实验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老鼠的基因组成、生物行为特征都跟人类非常相似。老鼠有40对染色体,人类有42对,人类和老鼠都有30000多条基因,其中约有80%的基因完全一样。

经过几个月的环境“培养”后,马克·罗森茨威格发现,处于“丰富环境”中的老鼠最“贪玩”,处于“贫乏环境”中的老鼠最“老实”。之后,他们将老鼠的大脑摘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丰富环境”中生活的老鼠比在“贫乏环境”的老鼠神经突触大50%。

什么是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突触的数量决定孩子的智力和记忆。突触越多,就好像大脑的网络布线越多,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越多,信号传递的线路、速度都会快很多。

突触越多,人就反应越快、思维活跃,记忆力更好;而突触少,意味着思维不活跃、反应慢,自然就不够聪明。

马克·罗森茨威格的老鼠实验表明:环境越丰富、体验越充分、刺激越多,大脑突触的发育就越好。

二、运动+脑力激荡,能够更聪明的大脑。

孩子的成长环境,确实能够影响其智力的高低。但程度如何?

在美国一个名为《人造天才?》视频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葛林诺教授想了解不同的刺激对智力的影响有何不同,他也做了一个老鼠实验。

他将一群老鼠养在一般实验室的笼子里,笼子里的生活虽然很舒适很无聊,这些老鼠叫做“懒惰老鼠”,第二个笼子则放置了跑步设置,里面的老鼠称为“健身房老鼠”,他们一天的运动两次,每次20分钟。

葛林诺教授想知道运动是否会影响大脑,结果显示“的确如此”。“健身房老鼠”的大脑比较健康,血液供应也比较好。但他们有比较聪明吗?

实验结果显示,“健身房老鼠”的大脑血液供应增加,但他们脑细胞之间的联络却和'懒惰老鼠'一样多,这说明,单调运动并不能老鼠变得聪明。

于是,葛林诺教授又做了另一项实验。

他为“健身房”老鼠盖了一座精致的障碍跑道。此时,健身房老鼠运动量增大并面临着智力挑战。结果发现,它们的脑细胞比懒惰老鼠和健身房老鼠多出25%。也就是说,运动+脑力激荡,会创造出更加健康、聪明的老鼠。

对于人类也是这样吗?

教授表示,人类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要尽可能多地以生理或心理活动刺激脑部,并尽可能地接受许多资讯。

让孩子变聪明,我们应该怎么做?

1、提供丰富的环境,给孩子丰富的刺激。

比如,买开放性的玩具,多带孩子阅读、外出旅行、社交、多和孩子做游戏等等,让孩子能够接触到新鲜的人和事物。

为什么是开放性的玩具?

只有开放性的玩具,才能带来脑力激动。比如乐高、围棋、象棋等等。

2、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运动包含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研究显示,运动与数学和阅读都有正相关的关系。

2018年6月,我国首部《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发布,指南建议:学龄前儿童,在全天内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特别强调了每天应进行至少120分钟的户外活动。然而,这样的运动量,相信我国大部分儿童都是不满足的。

 

让孩子变聪明,父母不妨试试以上的方式:提供丰富的环境,给孩子丰富的刺激;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你的孩子,就会越来越聪明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