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牌春药,哪里有卖?
(2016-07-22 13:22:43)
标签:
杂谈情感春药 |
前阵子,“有趣”这个话题突然爆发。
前因是,网红作家咪蒙发掘了有趣与春药的亲密关系;后果是,对这个重大发现,有人如获至宝,有人吃醋拈酸。
春药一说,本身已经颇有趣味,竟然还有人叨逼叨逼地赞成不赞成,把好好的春药弄成瞌睡药了。
不过,今天突然想起这个话题,是因为这么件事情。
网上读了篇《一个资深老爸对一只小猫的意见》,感觉十分有趣,转给朋友。
那个朋友亦眼前一亮,非常喜欢。
文章貌似写得云淡风轻,对成年的女儿不着急恋爱却钟爱养猫、做甜点、装修房间表达了做父亲那么一点点焦虑,一点点不满。
他碍着父亲的身份不便聒噪,只能行文来表达恨女不解风情的纠结心情。
这个老爸措辞风趣幽默,同时还不忘记自己儒雅的格调,边调侃边摆一点架子的模样,实在别有一功。读来不由你不莞尔一下下。
于是,我们展开了一番侦察探讨,因为,因为,文章的作者居然与我们的一位资深男明星同名。
是他?
我立马否决。
先不八卦那个男明星有没有女儿,腔调,重要的是腔调,懂吗,完全不是一路的好伐?
真要为那个老男明星抱屈,他其实是喜感的,在当下的大陆明星圈里幽默指数大概排不进前八也可以进十,但是,怎么都是搭不到一起的。
频道不对哇。
最后,从文章里的“捷运”两字侦察出,那个老男人是住在对面宝岛台湾里面的一个老男人。
我说,孤陋寡闻之我辈生活中所见的老男人,此种趣味稍稍罕见。
那种地铁里瞄见一个空座位便一个箭步飞身过去,矫健准确,坐定后还暗暗面露喜色的,菜场里菜摊前手明眼快边挑边剥菜皮的,饭店里坐在圆台面旁边对着服务员妹子吆五喝六的,排队明明排在你身后却老是拱着拱着想拱到你前面来的,这种趣味的倒是常见。
朋友想了想,那么还有文化人呢?
我一脸不屑,文化人的急吼不输市井老爹的呢。
不说别的,看看电视里那些文化人争论一个话题时的表情肢体,话语里刀起刀落,眼睛里闪着狰狞亮光,一心想赢个灿烂,可惜全程无趣无味。
趣,是爹妈生出来的,也是后天养出来的。
就像文火慢炖老鸡汤,一炖大半天,鲜香之味才缓缓滋生入汤内。
不惜工本,用得好料,付出耐心,忍得落寞,方可成趣。
可见“有趣”不是刚需物,要归入轻奢品范围内,它不同于吃喝拉撒——那是不做要死人的事。有趣,它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所以着急脱贫阶段肯定是顾不上的。
现在既然已经被大家关注,说明人体基本需求满足以后,春药的独特快乐功能、享受功能已经被脱贫后的人们挖掘出来,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慢慢上升到很严重的程度。
春药不是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繁殖,是让为了自己快乐得飞起来的助推器。
你从前背个地摊包包,耀武扬威地走街窜巷一点不会脸红,现在不起码弄个国际二三线品牌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吧。
心理学大咖马斯洛老爷爷的梯度需求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
解决温饱后,人对生活的高标准严要求马上就会无限量喷涌而出。
就是最近,据一个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统计(肯定不是我杜撰的哦),在美国,(不是在中国)70%的男性经常或不经常服用过伟哥。
那么,一个靠谱的结论出现了——有趣牌春药其实在哪里都是稀缺资源。
男人把自己修炼成一副春药是一件多么伟大正确的事情。
但是真的很难的。不信试试。
谁如果说,我办个班专门提升趣味的————骗子,骗子,骗子无疑!
这是继房子车子以后,给广大男性同胞指出的又一条人生奋斗目标哇!
虽然不是人人可通过努力达到,但是天边突然飘来一朵吉祥的云,对那些有天赋有底蕴有文化有修炼耐心的男性同胞,他们卖春药的春天来了,对我们广大识货的、需求已上台阶的女性朋友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