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条新闻令本人又回忆起在美国的一些所见所闻,主题便是“吵架”。
美联航的机长将一对与空乘人员发生争执的上海夫妇以“威胁安全”的名义“请”下了飞机。这对夫妇怒气冲天,已经请了律师并向媒体发布事情经过,似乎大有找国人为他们打抱不平,向老美发难。
看了看论坛上的帖子,绝大部分网友都认为他们是活该自找的。
在国内任何地方,随时随地可以听到吵架。尤其是在与服务性行业有关的地方,比如餐厅内,酒店里,柜台旁,小区门口,经常可以听到基本不平等的吵架,出钱的一方就是大爷,横得没道理,摆出一幅臭脸子,对提供服务的一方横挑鼻子竖挑眼,那种腔调比旧社会的恶霸还过分。这种场景见多不怪,想想中国人民好不容易有点钱了,好不容易有点机会洒钱了,那他们好不容易当回“恶霸”也算是一种穷怕了弱怕了的矫往过正,值得理解。
谁让我们是初级阶段呢,初级阶段就是有怒气可以发作,从前是有怒气不敢发,没地儿发,也算是进步了!
可是到了美国几个月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很难听到吵架。
人家在公共场所,要是你走路不小心碰了别人一下,那个人肯定马上回头向你“SORRY”,他不会因为是你碰了他而在那儿等你的道歉;
在商店超市里进口处,走在你前方的一位陌生人会为你撑一下门,出口处,前方的陌生人会撑着门让你先过,这种事情司空见惯,你只要不要忘记向他道个谢即可,素昧平生之人,人人如此;
在商店付款处,大家自觉地等待在一米外甚至更远之处,直到收银员大叫“NEXT”;
在柜台挑选商品,如果客人很多,营业员会客气地告诉你,请你稍等一会好吗,等我服务完了前面那位就会来为你服务,即使你再拎不清也不会着急上火了;
到处都是微笑和道歉,吵架就没有氛围,想找茬都难。
终于有一天,在纽约的梅西百货我远远地听到一片吵架声,让我吃惊不已,好奇心指引着我走上前去看热闹,唉,真是不争气,吵架的一方居然是一个中国女人--一个来美国几年的矮小中年女人,正在与一位非裔女营业员干仗,其他营业员马上拉开了她们的同事,那个怒气不消的小个子中国女人还在那里哇哇叫嚷。
我们的同胞为什么那么爱吵架?
此次这对火气不小还爱争执的夫妇,在吵架上栽了个大跟头。
他们可能根本不认为他们在吵架,在国内向提供服务的一方气势汹汹地质问发难,这种事太司空见惯了,你让我把行李放在那里,我就是不愿意,你怎么着?这是我的权利,一点都不能受损!什么飞机不飞机的什么法律不法律,维护我的权益最重要!
所以,出门在外和在家里不一样,别老是想着摆一副花钱大爷的脸子,吵架是要付出代价的。吵架不仅威胁安全,更多的是威胁我们的心情,继而威胁自己的健康,威胁自己的人格,威胁自己
的人生。
我们的文化向来提倡温良恭俭让,不知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一辈却成了与人斗其乐无穷,很盼望能有一天也能到处听到的是“对不起”“谢谢”,那样吵架而来的威胁一定可以少很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