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医院里体会上海女人的亲情观

(2009-05-06 00:00:00)
标签:

上海

女人

亲情

情感

分类: 女人篇

   老爸因病住院一个月余,身为女儿的我陆续陪护了一个多月,久待病房有了许多新发现:

    凡是老人得病,如果将身边呵护照顾的亲人排个序,依次为:妻子,女儿,女婿,丈夫,儿子,媳妇。

 

    排在前列的毫无疑问的是女性。妻子理所当然是第一位的奉献者,尤其是中老年伴侣中做妻子的女人,鞠躬尽瘁,任劳任怨,不怕累不嫌脏,病在丈夫身上,痛在自己心里,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自己本身已经风烛残年的老年妻子们,蹒跚着老迈的脚步,颤巍巍着白发,依然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至亲的职责。

 

    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可爱的女儿们,无论是已经不年轻的或是依然年轻的女儿,她们在病床前对着父母的嘘寒问暖和关怀备至完完全全是发自肺腑。家中只有一个女儿的是百分之百地付出,家中有八个女儿的付出就是百分之八百。

 

    女婿的亲情居然能排在丈夫和儿子之前,按理说是违背了常情,可事实胜于雄辩,如果病床边站着个儿子辈的男性正在为老头端尿壶换尿布,千万不要冒失地称呼他为某人的儿子,十之七八是老头的姑爷。很多时候女婿看上去比儿子更具积极性,当时心里免不了嘀咕,这个女婿是不是也同样地厚待自家老父亲?

 

    丈夫总体稍稍落后于女婿的一大原因是有些老头性子急了点,走先矣。老婆婆总是韧劲足点,活得长些,没能等到丈夫的病床前呵护;又有些老头不胜体力,又有些壮年的丈夫太专注于冉冉上升的事业,倒是年轻的丈夫,能与病床上的年轻妻子粘粘乎乎地秀恩爱,是丈夫这个级别中的典范类型,让人看了很有爱情更胜亲情的温暖诗意。

 

    不幸的是儿子成了鸡肋,家有五个儿子的,那就是一盘鸡肋。说他们不孝真是太冤枉,他们生生地是被女性亲人们给比下去的。一位年过九旬的离休老干部育有六子,平均每天能有一个儿子到场看望,儿子们闷闷地坐着,一看就是从小与老爸没什么交流习惯的,半个时辰后再也无话可说,给保姆嘱咐几句拔脚走人。

    如家有姐妹的,儿子更成了点缀,姐姐妹妹们这个上午来送菜那个下午来擦身,儿子只需偶尔露个小脸即可,病床上的父母已经甚为满意。还有喜欢大打包票的,出钱,找我吧,姐妹们,劳你们多出力了。当然,爱这么拍胸脯的一般到时候都是兑现不了的。

 

    最稀罕的人物非媳妇莫属了。如果有位媳妇能像女儿那样地来精心伺候公公婆婆,那就能得到每个人由衷的大肆的吹捧,从躺病床上管闲事的病友,到吃饱了撑的病友家属,到大力宏扬正气的护士医生,再到爱看个城里新鲜事的送饭打水的护工,反正这一个多月再加上以前的N多次体验,基本没看着。以后有机会遇到,真要对这种五讲四美的女性好好探究一番。

 

    这样的排序有点糟糕,女性既是最懂感情的,妻子胜于丈夫,女儿远胜于儿子,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用榜样力量带动了别人家的儿子--女婿一起来奉献亲情;女性又是最寡情的,病床前的媳妇竟是那么地罕见。此时想起一位女性朋友,某天在盘算周日的安排:替儿子去宿舍挂蚊帐最重要,陪朋友一起去看楼第二重要,自己去游泳是第三需要,最后一件事是去看望住院的婆婆。本来想提醒她,你也是未来的婆婆,因为你没有女儿,可话到嘴边打住,因为我也没能生一个女儿,我也不是个好媳妇。

 

    不过,这样的事情是发生在我生活的上海,不知上海以外的地方会是什么情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