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EMA、SMA、DMA、TMA、WMA6区别
(2014-03-30 18:54:43)
标签:
股海奇迹2013股票 |
分类: 股票学习 |
“MA” 为移动平均线. 一定时期内的K线收盘价(或高低价的一半等)格的平均值。通常指的是SMA
SMA(N)为N根K线内简单移动平均线。是N根K线收盘价移动平均值连线。计算方式为收盘价(1+2+3+...+N)/N。
EMA(N)指数平滑平均线。是N根K线收盘价通过另一种统计方式计算出来的移动平均值。计算方式为(2*收盘价+(N-1)*
X)/N+1。其中X为前一K线的的EMA值。
在图表上可以加上两种均线对比一下,EMA相对SMA更为平滑。两都的区别只是统计的方法不一样。SMA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平均方式。而单根K线的随机性相对较强,所以后期发展出来了WMA(加权移动平均)和EMA。其意义是最近期的K线价格对当前走势意义相对较大,而应该给予不同的权重。
至于用法,最常用的是用来判断当前价格一定时期内的趋势。但更多的还是要见仁见智了。
Ma别名: 简单移动平均
所属类别: 引用函数
求简单移动平均。
用法:
MA(X,N),求X的N日简单移动平均值。
算法:
(X1+X2+X3+...+Xn)/N
例如:
MA(CLOSE,20)
表示求20日均价
Sma别名: 移动平均
所属类别: 引用函数
求移动平均。
用法:
SMA(X,N,M),求X的N日移动平均,M为权重。
算法:
若Y=SMA(X,N,M) 则 Y=(M*X+(N-M)*Y')/N,
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N必须大于M。
例如:
SMA(CLOSE,20,1)
表示求20日移动平均价
Ema别名: 指数平滑移动平均
所属类别: 引用函数
求指数平滑移动平均。
用法:
EMA(X,N),求X的N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
算法:
若Y=EMA(X,N) 则Y=[2*X+(N-1)*Y']/(N+1), 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
例如:
EMA(CLOSE,20)
表示求20日指数平滑均价
Dma别名: 动态移动平均
所属类别: 引用函数
求动态移动平均。
用法:
DMA(X,A),求X的动态移动平均。
算法:
若Y=DMA(X,A) 则 Y=A*X+(1-A)*Y', 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A必须小于1。
例如:
DMA(CLOSE,VOL/CAPITAL)
表示求以换手率作平滑因子的平均价
转载举例:
MA:是求简单平均数,即几个数值相加除几。MA(c,5)就是5天收盘价之和除5
EMA:用的是EMA函数,这个函数是求指数平滑移动,里面加进了时间作平滑因子的权数,对时间距当前最近的赋给相对大的权重,而较远的权重较小,也就是说最近的股价对当前的影响最大,另一方面它是移动平均数而不是简单平均数。
MA5:DMA(c,5);--最快
EMA5:EMA(c,5);--第二快
MA5:MA(c,5);--第三快
SMA5:sma(c,5,1);--最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