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硬币,由天命,天要的却是命
					
											标签:
																				
                            教育杂谈文化时评 | 
					分类: 醚 · 天大恍 | 
《爱情公寓》里的曾小贤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男人,他用自己无数次扔硬币解决问题的心得告诉观众:“在你扔出硬币时,你就已经知道你要选什么。”
我试过,那一两秒之间,心里没有给我偏爱,反倒是依赖硬币揭晓答案带来了紧张。因为我把决定权交了出去,我甘心被宣判,听天由命,什么结果我都得认了,接受天意。
那能否这样理解:习惯靠扔硬币做决定的人,不是逃避承担,而是不愿承担自己的选择,甘愿承担老天指定的结果/后果?
所以,老天啊,我劝你善良。
可就在前几天我外出办事,在一个距离医院80米的公车站,刚发生地车祸正在善后,一人当场死亡,这个悲剧只能归因为“死神来了”,我也成了这起不幸的见证人之一。
这是一则劲爆程度都不够格登上社会新闻版的车祸:一位已过耳顺之年的老媪,为了捡滚落到车轮底下的1元硬币,因身处司机视野盲区,不幸被公车碾过,丧了命。
不是什么恶性交通事故,波及面也不大,但造成伤亡,车站上的人、路过的人、医院的医生病人、周围商铺的店员顾客,全都围在街边看,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还原着整个车祸过程。
一片唏嘘声感慨人间不值得。有人说,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她肯定不会去捡。也有人说,掉了就掉了,一块钱也不值钱,命重要啊。还有人此恨绵锦地怨怼,抢什么时间,错过一班车又怎么样,车走了再捡也来得及。
直到有个中年男子中肯的话,所有议论都停了,只剩下长吁短叹。他说这一块钱要真停在车轮下,恐怕老媪是不会弯腰去捡的,只可能是硬币一直在滚,她跟着跑,只顾着低头看地上,不知不觉已来到车轮底下。
男子的话无疑是对这起车祸最合理的还原。

是的,这是一枚老天抛出的硬币,它要老媪选择“要钱,还是要命”,显然老媪错把“选择题”当成了“是非题”——“钱,要还是不要了”——安全,压根没在她的考虑之内。
我也相信,倘若她知道结果,是一定不会选择要钱的,多少钱都可以放手,但生命不仅不可以重来,何况重来一次老媪依然会错把“选择题”当成“是非题”,恐怕这才是酿成这场悲剧的命门。
老媪是贪财吝啬吗?我不信,一定是她手头没有其它硬币了,又急着搭乘这一班车,就本能地跟着硬币滚动的方向去捡。
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弯腰去追唯一用来乘车的硬币,这绝对是正常的条件反射,不该“事后诸葛亮”的口吻苛责老媪没有当即放弃,因为人非圣贤。
也别怪老媪年事已高、反应迟钝,许多心理学专家对人的生理反应时的实验都测得大于0.1s,但是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反应时间和人的状态和心情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除非是有超能力,或被导演安排好英雄救美的桥段,否则在车轮下逃脱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做完排除法,当时诱使老媪必捡无疑的原动力只剩下两个了:一这是乘车唯一的车钱,二我要赶上这班车。是在这两个因素的推动下,她才会把“选择题”错当成“是非题”——钱,要?不要?
老媪坚定地给出了答案:要!因为捡到唯一的硬币,就能赶上这班车。
事实上,这是一道“选择题”,选项有多个,并且不能同时满足,甚至存有冲突:
A.1元硬币也是钱
B.这是乘车唯一的车钱
C.我要乘坐这一班车
D.安全
选择A、B、C中的任何一个,都和D(安全)是冲突的。所以A、B、C可看成是干扰项,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就是选择安全第一。但凡对其它三个干扰项有所顾及,0.01秒的犹豫足以影响行为轨迹,酿成悲剧。
这是一枚老天抛出的硬币,它要老媪选择“要钱,还是要命”,不是老媪不知道命重要,是当时她根本没好好审题:“要钱还是要命”,她以为是“钱还要不要了”。
令人惋惜的是,这道老天爷抛硬币提出的考题,老媪不仅交出了错误的答卷,还交出了性命。
倘若以上这个选择题直接明了地摆在世人面前,相信没有人会选错。实际往往如这一场车祸一样,掺杂着复杂的情况,要求人在应激情况下还能抽丝剥茧,作出正确的取舍,谈何容易。
尤其是对那些平日里就懒得思考,或习惯听天由命的人,真要到了关键时刻,头脑只会空白、僵化。

并不是说我一味反对借助硬币之类的身外物帮我们在纠结时做个决定,我深知不是所有的事都能被解决,但一定会有一个了结,倘若硬币可以帮助了结,推动事态进程,也未尝不可取。
只不过你要明白,不管自己决定,还是借助身外物、其他人做出选择,最后都要你自己来承担结果/后果的。
有人会说,我不是怕承担后果,我其实是贪心,两个都想要。那请问扔硬币给出的答案,就能让你两者兼得了吗?
我反对遇到抉择就想着逃避问题的做法,依赖身外物、其他人做决定,从而得到免责安慰很愚昧,人放弃思考,就辨不清是非对错、苟且偷生地活下去罢了。
就说之前为了打压转发锦鲤的蔓延势头,共青团发文狠批“真人锦鲤”:上一个像你这么做的人,已经是邪教教主了。有人说此话言重了,我想是这些朋友理解错了共青团观点的侧重。共青团强调的重点,其实落在:如洗脑般的理念传达,在令人逐渐丧失独立思考,仿佛走火入魔,进了邪教。
福利彩票中奖、转发有奖活动年年有,为何今年特别火?这和当今社会中青年人群的普遍价值观有关。与其说他们颓废又沮丧,不如说他们生活得疲惫又怨怼。人一再努力也见不到起色难免会感到失望,他们发现,相比努力,努力转发反倒更有希望。
有的人转个锦鲤照片,得份心里头的慰籍;也有人想靠低成本的转发,为运气创造更多机会。
我们都知道中奖是需要概率的,就拿国内彩市中大乐透玩法来说,概率仅为2142万分之一。所以为了增加中奖概率,越来越多的人狂热于在社交媒体上参与奖转。对他们来说转发的成本很低,即便是免费帮商家做了推广,在其他想要参与者眼中,不是讨厌的广告,是有福同享。
试问,坚信几百几千万分之一的中奖概率,都要比靠努力能带来成功的概率高,那些热衷于转发锦鲤的人,对于生活存有多么大的绝望呀?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赞同率最高的回答是:
大概是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
无论什么时代、顺境逆境,唯有主动去努力才能改变命运。毕竟那些现在榨干你、剥削你、赚你钱的人全是靠脑子,没有一个通过转发锦鲤、扔硬币决定,从而过上比你好的日子。
你拒绝独立思考、但求苟且活着,注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好比扔硬币、听天命,倘若老天要的就是你的命呢?
 
-EN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