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登凉楼胜观遗址
登高览胜地天收,一任漳河万古流。
多少悲歌慷慨事,尽随荣谢自春秋。
襄垣旧志载:南峰,襄垣县城南十二里处。峰上有寺,寺后有楼,传说为元太师、河南王察罕那延避暑处。即八景之“凉楼胜观”。凉楼位于襄垣县境内的南罗山,史称“凉楼胜观”。所以山环水绕,景色清幽,盛夏如秋,历史上是著名的避暑,观光胜地和佛教、道教圣地。凉楼相传始建于战国时期,元代重建。原是一座用于军事瞭望和指挥的岗楼,后来逐渐演变为人们登临游憩,避暑消夏,吟诗作画,观赏景色的地方。自唐宋起,历代骚人墨客就登楼讴歌,感景抒怀,留下了无数诗篇。“文因景成,景借文传”。前人流传的诗、文、画、楹联、匾额、石刻及许多民间故事传说,使凉楼成为山水人文互相倚重的文化名楼,享有“太行山上第一楼”的盛誉,驰名北方。以凉楼为主体,在南罗山西麓的浊漳河畔,因山就水,修建了由楼、亭、轩、阁,坊,廊、榭等组成的建筑群落和古典园林式避暑山庄。时至今日,凉楼遗址尚存,黄庭坚、刘龙等人的诗文手迹石刻和由当代书法家徐文达题写碑首《凉楼胜观古诗碑记》碑矗立于南罗山上。凉楼曾古名通天楼。今凉楼景区,西北依漳河水,东临淤泥河,南望鹿台山,名胜古迹繁多,风景如画,经过几年的开发,景区内已经种各类植树120多种,面积1600多亩。

凉楼胜观遗址景区远眺

环凉楼而过的浊漳河


凉楼古遗址


环凉楼浊漳河

在凉楼胜观遗址景区远眺(手机抓拍)

新修缮的东岳庙大门



东岳庙古石像(手机抓拍)

修缮前的东岳庙大门(选自网络)

古凉楼胜观图画(选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