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市政协全体会议上的议政发言

(2012-05-28 21:04:11)
标签:

市政协

全体会议

议政发言

工业大县

农业强县

分类: 正襟危论(论文)

我在市政协全体会议上的议政发言

我在市政协全体会议上的议政发言

市政协委员张华兴
工业大县应率先做农业强县的引领者
  工业大县具备发展农业强县的基础和条件:一是发展农业强县具有经济实力;二是发展农业强县具有政策优势;三是发展农业强县具有工作基础。
  我建议:统一规划,实施农业产业区域发展战略。市政府要对全市工业大县率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实施农业现代化作出统一规划,提出明确要求。并从实际出发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用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区域化发展;率先示范,大幅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工业大县率先从财政增收中拿出足够的财力支持农业发展是最直接的反哺措施,应将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和保护的资金支出比例提高到占财政总支出的10%~15%,真正体现政府在工业反哺农业上的决心和力度;夯实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是发展农业强县的必由之路,工业大县要充分发挥优势,在农业产业化上率先取得新的突破;出台政策,鼓励引导本地煤焦、房地产企业等投资农业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要积极出台鼓励本地煤焦、房地产企业等投资农业产业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如留地部分税收减免、转型资金扶持等。组织实施效益较好的企业兴办农业产业园区,引导本地大大小小的企业家在农业产业发展上投资兴业,通过村企对接、兴业建园把工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直接带到农村来,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素质。

链接: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议政发言稿

工业大县应率先做农业强县的引领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对推进工业新型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具有基础性作用。2011年,我市进入了“双千亿俱乐部”,一些工业大县如襄垣县、长治县、沁源县进入了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已经具备了发展农业强县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如果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奏响了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迈进的最强音,那么,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也应在工业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和比较丰富的物质条件下,再度吹响农业强县的号角。这既是发挥工业反哺农业“乘数效应”的有利时机,也在促进转型跨越发展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目前我市工业大县与农业弱县的强烈反差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特别是近年来,像我市长治县、襄垣县、沁源县等一些煤炭大县,工业基础雄厚,地下资源丰富,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更为凸显。

一是一、二产业比例不平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经济总量中一产所占比例逐年减少,特别是像长治县、襄垣、沁源等一些煤炭大县,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愈加萎缩,如襄垣县2011年的三产比例为1.9:86.1:12,农业产值的比重少得可怜。表面是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和增长日益加快,实质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短板”效应更为突出。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在一些农民人均收入较高的县,数字的背后掩盖着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属于低收入群体。襄垣县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172元,其中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仅占全县19万农民的0.5%,在一万元以下、平均数以上的占不到40%,有近60%的农民处于平均线以下,甚至有3.5万农民收入在4000元以下,城乡居民收入严重失衡甚至有扩大差距的趋势。

三是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对而言,工业投资集中,见效快,而农业项目见效慢、制约因素多,投资农业产业项目少、小、弱,工农业发展的“剪刀差”越来越大。

二、工业大县具备发展农业强县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经济有实力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折合人民币约7000元左右)开始对农业进行“反哺”。 2011年长治市人均GDP36425元,高于全国、全省,而像襄垣、长治县、沁源、屯留、潞城这些工业大县人均GDP更是远远超过1000美元,应该说已经具备了全面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二上政策有优势。长治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整体氛围已经形成。我市的一些工业大县已经率先在强农惠农方面出台和落实了许多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如襄垣、沁源、长治县等出台了《农业龙头企业考核奖励办法》、《推进设施蔬菜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的通知》、《关于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的实施方案》等惠农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明显提升,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项目建设的热情上涨,为我市工业反哺农业铺就了政策基石。三是工作有基础。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一些工业大县在工业反哺农业上已经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公共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工业大县如襄垣县2011年财政投入农业方面就达2.2亿元。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六大板块持续稳定发展。在工业大县襄垣县,设施蔬菜、干果经济林、规模养殖正发展的生机勃勃,仅重点百亩以上的蔬菜园区就有80多个。三是涉煤企业投资农业项目热情上涨。我市一些工业大县,如襄垣县一批“煤字号”企业通过参股、合股、控股,纷纷与“农字号”企业“结了亲”,形成了东宝薯业、广发禽业、晋襄王食品、孔家洞醋业等一大批农业产业知名企业,实现了以企带村、以园促企,企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四是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工业大县在完善农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舍得投资,特别是长治县投资4.5亿元,建成了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襄垣县启动了投资约27亿元的商贸园区建设工程,为构建农畜产品销售网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打造了有力平台。

三、工业大县发展农业强县的几点建议
  工业大县率先做农业强县的引领者,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必然趋势。建设农业强县就是运用工业化理念、园区化经营、公司化运作、标准化生产、生态化种养模式,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努力,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农业产值和效益稳定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强势发展,一、二、三产比例趋于优化,有效发挥农业产业在农民增收致富,强县富民的积极稳定作用。

1、统一规划,实施农业产业区域发展战略

市政府要对全市工业大县率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实施农业现代化作出统一规划,提出明确要求。并从实际出发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用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区域化发展。同时对工业大县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投入、农业园区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等方面加以督促考核,将其列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考核体系,从机制体制上促动工业大县率先做农业强县的引领者。

2、率先示范,大幅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工业大县率先从财政增收中拿出足够的财力支持农业发展是最直接的反哺措施。应将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和保护的资金支出比例提高到占财政总支出的1015%,真正体现政府在工业反哺农业上的决心和力度。
  3、夯实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是发展农业强县的必由这路,工业大县要充分发挥优势,在农业产业化上率先取得新的突破。一是要推进规模化经营。利用工业大县农民务工经商多,土地闲置资源的优势,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引导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并向设施蔬菜、经济林、规模养殖和规模种植园区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二是要利用工业园区优势,吸引国内外农畜产品龙头加工和销售企业投资,用工业化理念和公司化运作来经营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并以龙头企业带动和引导农民在土地上增产增收,发挥工业园区引企业,龙头企业带农民的双重带动效应;三是着力建立和推广“工厂+园区+农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形成企业与农民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稳定有效机制,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增强农民在土地上也可稳定致富的信心
  4、出台政策,鼓励引导本地煤焦、房地产企业等投资农业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政府要积极出台鼓励本地煤焦、房地产企业等投资农业产业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如留地部分税收减免、转型资金扶持等;组织实施效益较好的企业兴办农业产业园区,引导本地大大小小的企业家在农业产业发展上投资兴业,通过村企对接、兴业建园把工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直接带到农村来,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素质。

5、完善功能,强化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强县的基础建设,工业大县要率先着力构建农民培训、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五大体系,健全设施、完善功能、培养队伍、提升水平,在服务三农,促进农业产业化上趟出新路,解决农民依托土地取得稳定收益的后顾之忧。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工业大县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上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率先做农业强县的引领者,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在市政协全体会议上的议政发言

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议政发言
董岩希望各位委员再接再厉,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王云亭等出席会议

  本报讯记者曹云报道:5月27日上午,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议政发言。民革长治市委等单位和崔万英、介建芳、王明德等27位委员,分别就“三农”工作、项目建设、食品安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旅游业发展等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作了大会发言和书面发言。
  市委副书记董岩,市政协主席王云亭,副主席秦跃晋、赵春英、杜保和、马志旺、闫建国、魏武,秘书长柴守忠,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赵坚、关小平、郭健福、刘鹏飞、李义广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魏武主持会议。
  市政协历届离任老领导及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当日执行主席也在主席台就座。
  崔万英、介建芳、王明德等委员在发言时,紧紧围绕我市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全国最宜居最宜发展城市的宏伟目标,联系本职工作,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董岩指出,委员们的发言体现了市政协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充满信心;体现了委员们对自己所担的职责有很强的使命感。通过发言,可以看出委员们在文化、教育、水利、科技、旅游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对做好全市工作有很大帮助。他希望委员们再接再厉,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和自身优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多提诤言、多献良策、多作贡献。

http://www.czzx.changzhi.gov.cn/czzxcms/d/file/hyzt/huiyizhuanti/shierjie/tupianbaodao/2012-05-28/9a3c378cf4d2a05653f65353ed062f07.jpg
长治日报20120523期 三是抓热点问题。对广大群众关注的、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关社会和谐的热点问题的提案,提案委邀请提出提案的委员采取现场办案的方式,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如针对张华兴委员“切实解决煤乡老百姓烧煤问题”的提案,开展了领导领衔督办和面对面答复委员活动。这一提案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去年我市共有659284户农民每户享受到政府免费供应的煤炭一吨(长治县、沁源县免费供应1.5吨),11月底全部供应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