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许辉那里"过节"

(2015-10-29 16:50:50)
标签:

杂谈

在许辉那里"过节"

谢谢大新先生!辛苦啦!在许辉那里"过节"在许辉那里"过节"

 

在许辉那里"过节"

六安:高大新

 

不要误会,我说的“过节”是指合肥第21届读书节。得知“老友”许辉将在合肥杏花公园与读者签书互动,便慕名前往。

提笔之时,我忽然想起了老家的一句土话:半夜起来上扬州,天亮还在屋后头。话的原意是喻人家办事“磨洋工”,晕劲大。可我一点也不老摸,办事总是打“提前量”,几十年来如一日,我每天都要提前一个小时上班,并不是想当“劳模”,是习惯成自然。

昨晚约好六点半钟与另外两人拼车到合肥,我天蒙蒙亮就起床,弄点吃的就到六安二中大门口等候,是第一个登车的。事不凑巧,与我搭车的另外两名是年轻的女乘客,一位是在合肥新华学院上学的在读学生,家住在河西方向,我和驾驶员在河边等了近一个小时她才姗姗而来,上车就说“昨晚上网熬夜了,早上睡过了”,说完后还跟着讲了一句客气话。我虽说心里集结点怨气,但人家小孩子瞌睡大,都是出门在外,也有情可原;另一位美女家住在城北的新安方向,她约二十八九岁年纪,身材高挑,穿着大方,她家距公路四五里地,还隔一片荒野和坟地,我们在路口焦急地等候,大概近一个小时她才慢吞吞的走来,后面还有一条黑狗尾随,我还以为她带着宠物狗呢,她一上车便说 :对不起,要你们久等了,她解释说她是一位婚礼主持人,昨晚在娘家主持了一家婚庆后陪老娘就没有走了,早上走时村里不知谁家的狗老是跟着我,还说她生性胆小怕狗,不敢走的太快,加之又穿着这双高跟鞋。请两位哥哥见谅。哎呀,不愧是主持人,伶牙俐齿,几句话直叫人听得热乎乎的,按理说要叫我叔叔的,我也就默认了,哥哥就哥哥吧!谁叫我“摸螺丝没找到好伴”呢?算我倒霉。

活生生叫这两位姑娘给我白白浪费了两个多小时光阴。一车人一路上鸦雀无声。天气阴霾较重,不时地飘几滴牛毛细雨落在车窗上,倒有点像我这张沧桑的脸疤疤麻麻的。

十点钟光景,我匆忙来到杏花公园外围,误打误撞从后门进入。天上阴霾已散,天空也明朗了,太阳从云层里探出头来,总算给了点笑容。我第一眼就看见成群的鸽子在地上觅食,或在空中飞翔,因赶上星期天,园内是人头攒动,大人小孩穿梭不息,新搭建的舞台上正在上演黄梅戏《夫妻观灯》,四周彩旗飘飘,金菊吐香。人群中我在竭力寻找许主席的工作台,虽说是第一次谋面,离多远我就一眼认出了他,没有出现“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情形,他的身影我必定在媒体上见的太多,况且他的海拔较高,一米八朝上的个头,戴着眼镜,深色上装,不胖不瘦,一看就是一个大文豪。他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很多读者争先恐后拉着他合影,请他签名,他始终保持淡定,以微笑面对,没有丝毫的烦躁迹象,尽显大家风范。我自我介绍说我就是六安的“冷眼向洋”,(这是我的网名),因为我们彼此是网友,他十分友好的与我握了手,为我签了名,连续合影了好几张照片,我的每张照片脸上都反着光,那是汗水,可不要以为是什么化妆品之类。

我要买的《又见炊烟》,《那时候》,《和地球上的小麦在一起》和《许辉研究》等书,已销售一空,出现断档现象,我只买到了他的《涡阳河边的老子》和《人生最有味的季节到了》两本书以及作家董静的处女作《有一种爱叫放手》一书。

我自我给自个点个赞,是不虚此行。是有幸见到了“老朋友”许辉;因为我们素不相识,却一见如故,是网友又是同龄人,他的大名是高山打鼓,令我高山仰止。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出生在安徽蚌埠,在宿州长大。197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徽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分配在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后在多家杂志社任编辑,主编。现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八、九、十届政协委员,作品多次获国内重要大奖,国家一级作家,安徽大学兼职教授,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我读过许主席《涡河边的老子》一书,涡河属淮河系,记得他在书里说过他和老子“齐饮一河水,共沐一场风,同枕一块土”的话,说那里是人文之河,它的流域出哲学、思想和理论创新,淮河流域是出文明的地方。作者和老子他们穿越时空走到一起,思想上有很多共鸣之处。老子的“无为而为,天地平等,万物自由”的思想早已深深扎入了他幼小的心灵,因为他是喝着淮河水长大的,对淮河两岸的风土人情有着切身体验。他在涡河岸边“读”小麦,沉下去“蹲”读大地,和大自然一对一“亲密接触”。他在《蹲读大地》一文中写道:“我只是品着感觉写季风,季风在河湾的滩地上,表现另一番浓郁的却不是激烈的风格,季节风在滩地的麦稍上韧性地翻滚,把粗壮的大片的麦压成最大的弧,然后放松它们,让它弹向相反的方向去,我离着好远就听见了季节风在青麦的席梦思翻滚的浓烈兴致,我加快脚步过去,季节风已经滚远了,它翻滚的余波还没有消失,余波搡了我几把”。多么优美细腻的文字,似一道清澈、甘洌、灵动的山泉,从心头滑过,如没有在麦田的蹲读,凭空是臆造不出来的。正因为作者有对淮河领域的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有怀着对淮河文化发扬光大的责任感,才能为我们淮河两岸的人们和全国的读者奉献出如此丰盛的饕餮大餐。

我只是许辉的一名普通粉丝,喜欢看他的文章而已,通过这次见面,使我有了相见恨晚之感。但我们的反差必定有天壤之别。他在国内大名鼎鼎,名扬华夏,是位德艺双馨的大作家。可我名不见传,一介下岗职工,充其量是个文艺爱好者。好歹他崇尚“无为而为,天地平等,万物自由的思想”,并且还得到了真谛,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精神境界。他对我很是礼遇,常给我点赞,使我受宠若惊。他居高不傲,为人谦逊,让我打心眼里对他赞叹不已。对我来讲,更是一种勉励和鼓舞!

实际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我,在打工之余,苦中作乐,兴致来了偶尔写几篇,是个只要过程,不问结果的人,因为喜欢,所以喜欢,权当自娱自乐。我以前的一个同事,他写了一辈子书,手写文稿足有二尺多厚,一篇也没有发表过,他和我讨论起个书名,我直截了当地说,就叫《一本写给自己看的书》吧。

在返程的大巴车上,车窗外的旷野一片金黄色,忙于秋种的农民开始种小麦了,我联想起了《和地球上的小麦在一起》这本书;路两边的梧桐树叶青中带黄,时而随风摇曳,在斜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我想,这该是《人生最有味的季节到了》吧?此时,我的心情比来时亮堂多了,感觉马路也宽广了…..

        2015.10.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