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守静与居下(在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上的发言)

标签:
在第三届台湾同胞社团论坛上的发发言 |
分类: 我的最新信息 |
2013年以来,在全国台联的领导下,在台湾夏潮基金会、安徽省台联和安徽省作家协会的组织下,台湾作家到安徽亳州、滁州和黄山等地进行了参观、交流和考察,安徽作家也到台湾台北、台中、台南等地作了参观、交流和考察活动。今年5月,我们在台湾交流时,我有感而发,谈了10个字的参观访问的感受,这10个字是:茶、酒、河、水、寺、馆、同、异、文、友,以大陆为参照,集中介绍了我对台湾文化、习俗、地理、人物和传承的见闻与感想,引起了台湾作家的反响,台湾作家也作了相关的回应,双方进行了十分有益的交流。
通过与台湾作家多方面的交流,我们既有很多的收获,也有许多深切的感受。我对大陆的淮河流域非常熟悉,我出生、成长在淮河沿岸,对淮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地理也很有兴趣,淮河的干流和绝大多数一级支流,我都以步行、骑自行车或开车的方式行走或考察过,并且出版过《和自己的淮河单独在一起》等文学作品。我曾经作过这样的总结,如果以河流作为核心的话,在我的眼光里,黄河是社会之河,它的流域在古代出政权;淮河是人文之河,它的流域出哲学、思想和理论创新;长江是经济之河,川渝、两湖、江西、长江下游,都是农耕商贸的富庶之地。
老庄和孔孟都出生、生长在淮河流域,他们的思想成果,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我的结论是:一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老子》修人生。老子在《道德经》里,向我们推荐了他重要的哲学思想“守静”和“居下”。所谓守静,“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就是要用平和冲淡的理性心态面对自然与社会;所谓居下,“大邦者下流”(六十一章),就是要象江河那样,有包容性,同时取得丰富性。
这使我联想到我们两岸的文化文学交流,我在大陆的庐山,黄山,合肥,美国的洛杉矶,加拿大的温哥华,多次参加与台湾作家的交流活动,台湾的文学有情趣、很现代、尚文化,大陆的作品较深厚、较丰富、较博大。两岸的文学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我的一个深切感受就是,每次的交流,两岸的作家都能以守静、居下的态度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每次的交流,都有茅塞顿开之感。这也是我们进行文化文学交流的一个必由之路。如此以来,我们才能真正获得思想的收益,我们才能共同进步,共赢天下!
我也期待着能再有机会,再一次到台湾去,和台湾的作家朋友把酒品茗,畅叙文学。
谢谢大家!
(本文为在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上的发言)